第368页

孙享福笑着点头道,“正是。”

马周再度鼓掌赞道,“妙也,如此的话,就更加体现了我朝科考唯才是举的目的。”

萧瑀秒懂,也是点头道,“如此,倒是更加公平了,正明且看看,制度上还有什么其它需要改进的地方。”

闻言,孙享福继续往下看去,才看到第二条,便再度摇头道,“萧相,只怕您此前做的计划,得全部推倒重来了。”

“为何?”

孙享福指着第二条道,“您这考试的内容就有问题,虽然将考试科目分成了五十多种,但其实,除了明算,明法有一定的专业性之外,其余是所有项科目,都是文学方面的。

朝廷此次科举,可不是只招文学老师,而是招各方面能够为朝廷所用的人才,所以,诸如诗词,经义,文章,墨义等等等的,全部定为一科就好,测验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过关就行。

其余的,明算,可以定为一科。

明法,可以定为一科。

甚至像医科,工科,商科,都可以拿出来考试,独立定为一科。

因为,如果一个人,在这些专业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实,已经可以成为朝廷的官员了。

比如明算科,只需要掌握基础的文字知识,有出色的计算能力,在中枢就可以进到户部,兵部等部门任职,在地方,就可以担任各部功曹之类的职务,因为这些官员,其实都是干计算,收账,出纳等等活计的,会计算,写报告,就足够了。

而明法科比较强的考生,就可以去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检察院任职。

医科,工科,商科,也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起到作用,比如,宾王主持的渭南新城,就大量的缺乏擅长这三科的人才……”

孙享福越往后面说,萧瑀和马周点头的次数就越快,主掌朝政和具体事务的他们,可比孙享福更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属下,还真的是如同孙享福所说,萧瑀这边,算账的,懂法的,就已经缺一大拨了。

至于马周这边,工,商,医,方面的人才,那是缺的嗷嗷嗷叫,外行硬着头皮去管理不懂的事情,效率和效果肯定没有内行来管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