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页

而这时,他从孙享福这里,收到了一封通牒性质的交涉书。

文书上让他在指定时间内,将掠夺的原拜占庭帝国的土地,归还大唐,否则,大唐将对大食进行制裁。

看明白了这封交涉书的意思后,奥斯曼就更加懵逼了,大食此前虽然在大唐这里得到了很多利益。但是,他们毕竟是两个帝国,大唐居然会用到制裁两个字,简直是太可笑了。

他可以停止对拜占庭旧地继续的攻伐,这已经算是给大唐面子了,但归还领土,那是不可能的。

然之后,孙享福就跟他谈崩了,开始率领使团成员,往本国撤离。

奥斯曼在其重用的亲信小人的挑唆下,想扣留孙享福和使团,却不想,使团早就走上了一条他们想都想不到的通道,向大唐现有领土的相反方向快速行进,在大食沿海,上了海军早就等在这里接应的船队。

当然,这一路也走的不轻松,使团受到了不少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面,受到过他们恩惠的大食人的帮助,贞观二十一年初,孙享福在布什尔码头上岸,一路北行,来到了李世民临时设行营的地方,大概是后世的德黑兰城一带。

在这里,现在聚集了大唐超过六十万将士,其中大小不同口径的大炮,有两万多门,钢铁外壳的蒸汽战车三千多辆,各种其它新式武器装备无数。

对于这场近乎平推式的战争,孙享福其实是没有兴趣看下去的,但他要尽可能的阻止大战对平民百姓造成的伤害,于是,李世民给他封了一个战区总管的官职,不指挥作战,专门负责收拢被大军攻略下来的地区的百姓,给他们重新规划生活。

随着六十万唐军的开动,大一统之战爆发了。

在火器装备的进攻下,大食人几乎没有多少反击的可能,最开始和唐军打了几场损失巨大的正面站之后,他们就处于了节节败退之中,再往后,孙享福甚至阻止了大炮轰击大食人本就不多的城池,而是采用了劝降的方式。

不得不说,他的一张嘴,比大炮还要好使,大军一路往阿拉伯半岛推进,所过的城池,就没有他喊不开门的,直到抵达大食都城麦地那,才出现了意外。

在孙享福的再三劝说之下,奥斯曼仍旧冥顽不灵,唐军最终选择了武力进攻。

贞观二十一年夏,奥斯曼在麦地那,被唐军的炮弹击中,死的不能再死,欧亚大陆,正式进入了大一统时期,李世民得到了前方的战报之后,留了孙享福继续统领大食地区,自己,则是起驾班师回朝。

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谁最会,最能,将大食的摊子收拾好,那就非孙正明莫属了,而李世民回去长安,也是要为这个新的世界格局,谋划布置未来。

因为,以后,人们的生活,将会彻底的大变样,没有了外敌,不会再有军备竞赛,所关注的点,应该是怎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