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页

……

从漫天白雪的漠北回来,饶是张瀚体壮如牛,仍然是生了一场病,连续多日发烧。

常宁和玉娘杨柳几个,除了照料孩子之外,就是每天在他身边环绕着,熬汤药,擦身子,将张瀚当一个大孩子式的照顾着。

这也是这几个女孩子难得的和张瀚长久相处的时期,特别是处在这么一个时间段……还有几天就过年了。

孙敬亭从李庄往青城赶,他的家小也在青城,这个军令司的首领宣布放假之后,留下相应的值班人员就从李庄往青城赶过来。

“文澜,躲在屋里也躲的够了吧?”李慎明头顶带着一片洁白的雪花,从屋外一头撞了进来。

“见过大伯。”常宁款款大方,向李慎明福了一福。

“弟妹多礼了。”李慎明和张瀚不仅交情上是兄弟,而且和孙敬亭一起换了帖子,大家也算是拜兄弟。

当时这种事也很常见,换帖之后彼此的情谊又进了一层,算是通家之好,家眷可以不避讳,彼此交往时要方便很多。

“大伯看看二哥儿。”常宁示意之后,一个丫鬟将小孩子抱了过去。

李慎明仔细看了一看,又逗了半天,才转头对张瀚和常宁郑重的道:“两眼如炬,贵不可言,尊家公子,将来必成大器。”

这也算是精巧的奉承,这种话近来常宁颇听了不少,但说出来的是有举人身份又在和裕升内举足轻重的李慎明,这叫常宁满心欢喜,她喜滋滋的又行了一礼,然后才带着孩子下去了。

“才两个公子!”李慎明有些痛心疾首的道:“文澜,叫我怎么说是好。”

“我才二十来岁。”张瀚半躺着在椅子上,脚上搭子毯子,屋子里温度很高,炉子里的火很旺,烧开热水的同时在屋中进行热循环,封子里是碎炭,在山西别的没有,煤真是想要多少有多少,这种煤还是经过热处理的焦炭,质量高,烟气少,炉子经过特殊的泥封后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热量……这两年仿制和裕升炉子的人很多,但很少能做到这样的效果。

“二十来岁?”李慎明道:“不知道有多少帝王二十来岁就有十来个儿子了。”

“最少我大明没有。”张瀚微笑道:“二十来岁,一妻两妾,两个儿子,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