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页

名义上来说,郑国昌在和记北方的草原布局里有干股,这是和麻承恩早就一样的待遇。和记崛起的过程中,郑国昌和麻承恩两人出力最大,获利当然也最为丰厚。麻承恩调任锦州,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吃亏,而且表现的相当亮眼,比起孙承宗力撑的辽镇总兵马世龙强出太多……马世龙也是西军世家,不过家丁力量太弱,不要说和麻家不能比,就是现在辽西的将门,祖家不提了,底下的其余将门的实力,马世龙也是远远比不上,孙承宗也是考虑要平衡辽西将门的实力,故意推马世龙等人上位,辽西将门这时候还远不及十年后威风,对孙阁老的决断就是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来。不过这也导致辽西上下离心,将领们出工不出力,恶果很快就要呈现出来了。

除了在北方的布局郑国昌出了不小力之外,在福建这边,半年来和记能迅速打开局面,当然也是和郑国昌息息相关。

荷兰人的被俘战船便宜卖给了和记,并且顺当的移交,对许心素等豪商的施压,使和记能够买到便宜又量足的生丝,对福建水师建立交情,俞咨皋等水师将领也是看在郑国昌的面子上才开始与和记往来……要知道在正经的水师将领眼里,哪有什么真正良善的海商?说是海商,就是海盗!

历史上俞咨高就是力排众议,不肯招安郑芝龙等海盗,一定要率水师清剿,结果惨败,诸卫精华损失殆尽,俞咨皋本人被捕拿问斩,从这一点来看,水师上下对所谓的海商海盗是什么态度就很清楚了。

和记也是一直给水师上下奉公守法的印象,在台湾的开垦也是件好事,吸纳了不少沿海的贫苦百姓,这事郑国昌当然还是支持的,不然按过去的做法是定然不许百姓随意离乡,因为海外不服王化,属于化外之地,中原天子当然不会随意允许自己治下的百姓离开。所谓弃父母之邦,死不足惜,这种话也不是没有市场的。

郑国昌帮忙不小,这一次李平之拿来的银子就是台湾行军司作主送过来的,北方的分红当然还有一份。

“老夫就腆颜收下了。”郑国昌不带烟火气的挥挥袖,自然有家仆过来将银箱搬抬进去。这么多银子,所有人都喜笑颜开。

“军门大人容禀。”李平之又笑道:“俞总爷,海防道孙大人都各有一份,已经送到诸位大人的府上了。”

“哦,很好。”郑国昌确实有些担心,和记那边对自己是绝对不敢怠慢的,但会不会因为和自己的关系太过密切而容易忽视福建这边其余的官员,特别是俞咨皋这样的高级将领,那是断然不能怠慢的。

听到李平之的话,郑国昌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他想了想,又道:“我听说和记在北边还是有些缺钱的。你替我和文澜说一声罢,这几个月的分红就不要送过来了,隔着几千里地,他银本又不足,何必还费这个事。”

第999章 小心

“这个事在下可不敢打包票。”李平之笑道:“我知道我们大人对军门大人是十分尊重的。对了,听说军司打算修复故元中都,那里地方广阔,故都气势恢宏,地方极大,尽可展布起来。上回有信过来,在那里可能会修筑大量的宅邸区域,都是照苏州园林的样子来修,我们大人已经定了会给军门大人留一套,将来大人退居优游林下时,也可以到塞北住一住,领略草原风光的同时,照样是住在江南园林之中,尽享退居之福,岂不美哉?”

这事也是郑国昌向张瀚正式提起过的,麻承恩代表麻家的利益,郑国昌的家族不大,只代表自己就行了。

他们和张瀚牵扯过深,一旦有所反复,最好的结果也是会被免官,一旦失势,免官就可能只是第一步,底下就会是群狼一冲而上来撕咬,失势又财富超过了权势所能护持的幅度,财富就是一种累赘和负担,而就算此时放弃,又有几人能相信他郑国昌是两袖清风回乡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只能和张瀚继续绑在一起……这也是此前郑国昌和麻承恩两人偷偷到草原和张瀚见面的原因所在,他们必须要得到张瀚一个明确的承诺,这样才能放心继续合作下去,否则两人就算深陷进来,也得想办法慢慢抽身。

这一次的消息果然更令郑国昌高兴,他笑着道:“这果然是好消息,老夫心怀大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