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很好,朕向平西侯承诺过,朕不会放一个鞑子到他背后,朕也向山海关的军民承诺过,朕将与他们共存亡,那么朕就必须遵守承诺,朕不会让一个鞑子到山海关,如果换成山海关上的人是你们,朕也会如此,朕也明白鞑子的险恶用心,所以朕不会让你们去冒险,朕将一个人在城外阻击鞑子。”

杨丰说道。

“陛下,臣愿追随陛下!”

曹友义说道。

“不,你们不明白朕想要做什么。”

杨丰止住了他和其他那些同样要表忠心的部下然后说道:“你们跟着反而拖累朕,你们的职责就是死守宁远,至于城外的,朕一个人就可以,现在你们把朕的战马和武器送来,然后关闭城门直到朕再回来。”

他其实是要学兰博的。

他在野外正常交战肯定阻挡不住清军,哪怕宁远城内一万守军全出战,在野外对上七万五千八旗也没有任何希望,这一点可以说没有悬念,既然这样那就玩非正规战,从宁远到山海关只有这一溜狭窄的辽西走廊,一边是大海另一边是崇山峻岭,而这条走廊的宽度最多也不过二十多里路,很多的地方甚至仅仅不超过十里。

这意味着什么?

他可以钻进山林,选准时机不断出来突袭清军,然后打完就跑重新钻进山林。

这样反复的磨。

一点点把清军兵力往下磨。

他的确不可能单挑七万五千八旗精兵,但七万五千八旗精兵不可能都在一起,行军的队伍会拖长,他只需要潜伏然后突袭一段就可以了,在清军合围之前再杀出来钻进山林,这样他就不需要面对七万五千清军了,所以他根本不需要部下,有了部下他反而没法自由自在地玩,就算这种方式无法阻挡清军,他大不了杀进山海关,然后帮助吴三桂坚守,只要他在那里,吴三桂等人就不可能选择投降,至于宁远……

如果清军兵临山海关,那么宁远就不重要了。

黎玉田等人能守住固然好,就算守不住被攻陷,只要山海关依旧在明军手中,那么他的战略目标依然可以实现。

当然,这样的话黎玉田等人就被坑了。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就算他们为国尽忠了,实际上他手下无论山海关还是宁远的这些军队,都是原本历史上清军入关的最主要帮凶,唐钰等人后来都是降清的主力,就算这一次他们战死宁远,也算是死得其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