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当然,更重要的是骑兵。

挥舞着那把巨型陌刀的杨丰带着锦衣卫铁骑,就像噩梦般笼罩在战场上所有清军心头,他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所有试图结阵的清军,统统都被他硬生生撞开,然后紧接着明军步兵挺着刺刀汹涌而入,而他则踏着满地清军的死尸扑向下一处目标。

清军毫无悬念地溃败了。

“一鼓作气,夺取青石关!”

马背上杨丰挥舞着陌刀亢奋地吼道。

紧接着他调转马头,直接扑向溃败的清军后背,他身后锦衣卫铁骑紧紧跟随,而在锦衣卫后面是带着狂热的步兵,他们一路追杀着,很快就到了青石关。

因为山路狭窄,溃败的清军争抢逃命机会,已经彻底失去秩序,那些争先恐后的士兵们发疯一样拥挤向前,不断有人被同伴推倒踩在马蹄下或者脚下,这座在山脊劈山而建的著名关隘,此时反而成了溃败清军的最大障碍,数千人拥挤在这条狭窄的通道内拼命向前,但受限于关门宽度,却始终无法加快通过的速度。

这是致命的。

因为在他们身后杨丰正疯狂地挥动陌刀,就像收割庄稼般不停一片片斩断清军士兵的肢体,在他脚下死尸和鲜血不断地堆积着。

而就在同时,明军步兵则迅速抢占两旁山脊。

这些几乎超过一半出身棚民和寮民的荡寇营士兵,可以说从学会走路就在山间奔跑,在南方作为贱民,他们根本不被允许在平原居住,只能依靠在山间采集和狩猎为生,可以说他们就是天生的山地步兵,而石城山这样的小山,和南方那些深山密林相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健步如飞的绑腿步兵们纷纷冲上两旁山脊,居高临下开始对着清军射击。

这完全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在劈山形成的峡谷内拥挤着的清军就是待宰羔羊,站在两旁的明军只需要不断重复他们装弹开火的过程就行,几乎都完全不需要瞄准,随便往下大致上开一枪就能打中目标。

那些倒霉的清军,如果真正在平地上交锋,丝毫不会输于这些明军士兵,但如今被挤在青石关前,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头顶这些身穿红衣的士兵,举着一支支鸟铳不停向他们倾泻子弹,然后打得他们死尸不停堆积,因为两旁是劈山形成的峭壁,他们却根本没有能力爬上去还击,唯一能做的只有或者向前或者向后。

而前面是一道狭窄的关门,后面是一头狂暴的恶龙。

他们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