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当然只能是阉奴。

华夏圣朝是不会允许使用未经手术的奴隶的。

杨丰就是在鼓励爵臣使用奴隶。

毕竟就佃户那一成地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爵臣们忍受的,只要他们发现买阉奴比用佃户更能给他们带来更多财富,那么肯定会大肆购买阉奴的,然后类似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农场也就开始出现了。接下来那些在东北和西北垦荒的家伙也就同样开始使用阉奴了,就像被爵臣抛弃的佃农,这个国家肯定不能不管,要么进工厂要么就可以国家补贴方式去外面垦荒了,人手不足就可以去买阉奴,再以后殖民地垦荒的同样也开始使用这些阉奴了,大明人民就可以踩着奴隶们的尸骨享受美好生活了。

至于工人,这个并不难解决,只要农业产量增加,使种田无利可图,而工业能够获得暴利,总会有人走进工厂的,毕竟老百姓不能只吃饭。

看看现代的农民工就知道了。

而同样当人口大量增长,而奴隶涌入又加剧这种压力时候,对外扩张也就成了必然选择,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领导人都会明白,有圣教的思想作为支撑,有年轻一代开疆拓土的雄心,再加上人口压力的驱动,未来这个国家要是不富有侵略性那就完全是天方夜谭了,尤其是在他的内阁制度有意无意总是向着旧倭国靠拢的情况下,丞相不想对外扩张,那些参谋部的军官还不答应呢!大不了给你一个天诛!

还有他的那套勋民制度,也就是发勋章,持有勋章的人根据等级不同领几代工资,这套制度除了给财政制造点负担以外没别的毛病,而这个毛病可以用控制数量来解决,但收到的效果却是巨大的,自己就算战死了只要能换来勋章,就能让自己的儿子甚至孙子都领一辈子工资,那战场上谁还不奋勇争先?

还有宗室制度。

也就是杨丰的子孙们。

这个不封爵,除非有功否则宗室都不封爵,此举也算让朝野震惊,毕竟这是破天荒的好事,谁都明白那大明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宗室吃死的,但神皇陛下的子孙除非有功否则不封爵位,当得知这一点后朝野无不感激神皇的慷慨无私。

当然,他分国企这个就没必要告诉老百姓了。

他分皇室的企业相当于后代的遗产继承,这个当然不关国家人民什么事。

这个可比什么封地赚钱多了,当然也不能说分,只是未来把皇室企业搞股份制,除了帝国银行石油之类必须皇帝独有,其他一个个企业拆成股份给自己儿子们就行,难道分给儿子几万亩地比分给他一部分垄断财团股票更有价值?

总之就是这样了。

这是政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