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页

惠民仓。

和前两者互补。

广惠仓。

这个目前已经废除,原本用来搞慈善的,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都靠广惠仓。

丰储仓。

纯粹的战略储备粮库。

这些仓库的储备很惊人,王安石变法之后更是暴涨,京城储备的粮食和布匹总数最高峰时候,达到了一个夸张的数字,三千万,当然不是三千万石粮食,而是包括粮食和布匹,所以杨丰并不担心汴梁缺粮,哪怕这时候已经达不到这些,但绝对不会少太多。因为宋朝被战争破坏的主要是河北关中和西北,而这些地方的钱粮本来就不会运到汴梁,汴梁的钱粮几乎全是从河南和江淮运来,而这些地方只有河南部分遭受战火,江淮根本没受任何影响,在金军围城前本年输京的粮食多数都送到。

所以城里的官库不缺粮。

但是,官库只是这座城市粮食储备的一部分,而还有一部分数量根本无法估计的在那些豪门贵戚王公大臣家的仓库里,在那些囤积居奇的商人的粮店仓库里。

作为一个有着一百四十万常住人口的庞大都市,而且还是一个不抑兼并的商业国度的都城,这座城市有无数等着发国难财的,用苏轼的奏折形容,所蓄之家,日夜祷祠,愿逢饥荒,而这比饥荒可严重多了。他们囤积居奇,他们掺杂使假,他们甚至和官府勾结骗买官府平易粮,用一个有良心的官员的话说,在市牙侩与强力狡猾之徒,与卖所合干人通同搀夺,不及无食之民。这些同样用有良心官员痛斥的最是不仁之甚者,或者干脆不义户,老百姓骂的落地狱,担铁枷们却无人能制,也无人敢制,哪怕是有良心的官员也只敢骂,却绝对不敢管。

因为他们身后都是这个国家权力金字塔最顶层的。

不抑兼并。

优容士大夫。

还有杯酒释兵权后的豪门贵族。

这些人可是连皇帝都不怎么敢得罪的,哪怕以包拯之强,拆几个违章建筑都能算得上大新闻,可想而知豪门贵族的战斗力,哪还会真有官员捅马蜂窝,好在……

好在还有杨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