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页

很显然这一点他们做不到。

他们那点人别说北伐,只要敢北上出剑阁,后面云南的元军立刻来打重庆了。

“仙师,若天命有主,我等献土称臣,仙师可保明氏为钱氏否。”

另一个官员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可不是他们多心,实际上献土称臣然后被干掉的多得是,像吴越钱家那样的比例并不高,原本历史上明家投降后,虽然没有被朱元璋弄死,但也被他找个理由扔到了朝鲜。不过也算是焉知祸福,因为这样明家一脉反而躲开了满清的大屠杀,在朝鲜作为贵族受尊敬,一直到现代光棒子那边明家就繁衍生息到了几万口,若加上北边估计得是一个近十万人的庞大家族,经常还跑回来拜祭祖宗。

这一点比老朱家好多了。

“可保!”

杨丰说道。

他有什么不可保的,哪怕就是朱元璋最先打进大都也无所谓。

老朱也没有杀这类人的习惯。

他又不是咱大清那种人家七十多还扒出来凌迟的,别说投降的,张良弼都没投降呢,只是兵败潜逃回老家种地而已,要是咱大清这妥妥就是居心叵测以窥时机,但老张依然在把酒话桑麻中渡过余生,经常跟一群不知道他真正身份的老头一起晒墙根。朱元璋只是喜欢把这些家伙扔到朝鲜让李家给他当接盘侠而已,但真正的原因应该是为省钱而不是别的,毕竟他给这些人也封了一大堆爵位,他们一不能给他当官二不敢用来打仗,完全就是浪费粮食,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才是真正难以忍受的,索性一了百了,把他们扔给李家让李家当爷伺候着……

明家在朝鲜可是得到了封地的。

包括陈友谅的儿子也被朱元璋扔给李家。

他还特意给李家下了道圣旨,让李家要好好对待这些人。

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办法,哪怕就是杨丰也很钦佩,不得不说老朱也是很有才的。

然后杨丰看着明玉珍。

“回先生,玉珍不敢做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