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这里是新任吏部主事郑元勋家的影园,他是去年才中的进士,而且和他侄子郑为虹同科,当然,郑家叔侄的特殊之处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他爹郑子彦是盐商祭酒,相当于后来咱大清的商总。郑氏兄弟乃是目前扬州盐商之首,在中了进士后更是成了官商一体的士绅首领,而这是他代表扬州士绅在影园宴请随驾的文武官员。杨庆作为崇祯身旁炙手可热的三巨头之一自然也在宴请之列,不过王承恩并没有来赴宴,实际上王承恩基本上不接受任何外臣宴请,他是几乎跟崇祯形影不离的。

韩赞周倒是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总理盐务的大太监杨显名。

这个是扬州盐商的太上皇一样角色,常驻扬州替皇帝监督这座盐业核心城市的所有盐商。

“一席百羊,只吃羊唇,这些家伙还真奢侈啊!咱们皇上过的日子和他们相比那就是个要饭的啊!可怜咱们皇上连肉都舍不得吃,衣服还都得缝缝补补,而他们一顿饭耗费一百只羊就为了道菜?这真该让咱们皇上来看看,看看咱大明的盐商是多么奢靡,话说他们是怎么赚的这么多钱?”

杨庆感慨道。

“就咱们朝廷的盐法,弄头驴当盐商都能富可敌国!”

黄蜚冷笑道。

“要说咱们大明的盐法,于国而言就太祖洪武爷的最好,盐商从内地运粮到边镇,从边镇领盐引,再到盐场支盐自己运卖,不但边镇不缺粮,还逼得商人自己去边镇开荒,这兵有粮野有人,什么鞑子来都不怕,繁衍下来用不了多少年就与关内无异了。”

他紧接着说道。

“那为何不行了呢?”

杨庆虚心地问。

“朝中衮衮诸公赚不到钱啊!

盐引是从边镇发出的,就算有油水可捞也是边镇捞,没有中间的朝中衮衮诸公们什么事啊!

然后他们想办法弄成了到户部纳粮支引。

这就好办了,那些皇亲国戚,各部官员,宫里公公,统统抢先下手各凭关系把盐引先占了,再由他们倒卖给商人渔利,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左手接了盐引右手给那些盐商,就能把盐利捞走一多半,甚至后来因为狼多肉少还大量虚开导致盐商在盐场支不到盐,越来越多盐商干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