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唐总兵,当初你们把摄政王的大军阻挡在了关外,现在结果又如何?”

宁完我挥着折扇说道。

他已经取代不幸为咱大清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范文程,成了此刻多尔衮手下头号文臣,实际上这个名声没有老范响亮的家伙,一直都是咱大清主要文臣。

他对面蓟镇总兵唐钰默然。

这个当初跟着宋权一起勤王的家伙在崇祯南下后,选择了继续留在北方,毕竟唐家是遵化土著,所有产业都在遵化,而他的行为得到李自成青睐,这代表着北方明朝将领对他的真正承认,所以唐钰随后被任命为蓟镇总兵镇守他的老家遵化,但今天……

“唐总兵,摄政王只让我给您一个明确的承诺,大清若得中原,一切依明朝旧例,可不是崇祯在南方所行的那一套,而是完全依大明旧制,士绅官员的一切特权照旧。摄政王不会搜刮士绅的钱财,也不会像崇祯那样向士绅收赋税,更不会像李自成准备做的那样行什么新法均田,简直是丧心病狂,还想均田?让官绅和泥腿子一样自己种田?这是要天打雷劈的暴政啊!”

宁完我愤愤地说。

“那发服呢?”

蓟州知州王鳌永说道。

原本历史上咱大清山东总督,在青州被不理解咱大清雅政的刁民所害的王鳌永,因为李自成对文官们的大裁撤,丢了蓟州监军道的职位,不过好在凭借实力还是得到了知州一职。这也是不可避免,李自成手下没多少文臣,只能大量留用旧文臣,比如崇祯十六年的那批进士多数都被任用,还有一些地方上的举人也被任命为官员,原本历史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发服?”

宁完我意外地说。

“剃发易服只是对朝鲜人,与诸位有何关系?再说,这是我大清臣民荣耀的象征,你看,我就是汉人,我就觉得头上顶着辫子光荣得很,你们就是想剃发易服,那还得看摄政王答应不答应呢!”

宁完我甩了一下鼠尾巴,摇着折扇一脸我是包衣我光荣的自豪感说道。

王鳌永和唐钰交换一下目光。

“那就谈些更实在的吧!”

唐钰满意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