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页

护国公[校对版] 木允锋 1269 字 2022-10-23

那年纪大的工人说道。

“那就得看你们和工厂主怎么互相妥协了,工厂主要赚钱,你们要尽可能好的生活,但你们的要求只能让他们多付出成本。当成本超过他们的赢利线时候,工厂主就不会干了,他们是开工厂又不是开善堂,而他不干了你们就失业了。所以你们和他们其实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们想要继续赚钱,你们想要在不失业的情况下尽量得到更多工钱,那你们就得坐下来谈。谈到双方都能接受,谈到一个工厂主可以赚钱,你们也能过好日子的结果,最终把它变成书面的,互相签字的东西,以后双方就遵照这份协议。

为了确保这一点,你们还可以在每个工厂成立工会。

工人推选工会会长。

以后由他代表你们监督工厂主并和他保持沟通,以此避免再发生之前这样的悲剧,如果工厂主一意孤行那么工会可以去告他,告他不遵守之前的协议。

由公社来惩罚他。

相反如果工人违反协议,那么公社一样就得站在工厂主一边了,毕竟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你们如果有不合理要求也是不对的。”

杨庆说道。

其实他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首先工厂主的利润极高,还有极大的让步余地,毕竟他们都是以出口为主,而且还是几乎没有外国竞争者的出口,以后他们肯定还会引进蒸汽机,海运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因此而带来的出口成本下降,让广州的工厂主有足够让步余地。其次工人们其实是很容易满足的,毕竟他们之前的日子,江浙工厂的情况做对比,只要差不多绝大多数工人都会接受,少数还想要更多的工人改变不了结果。所以双方谈判得到一个互相妥协的协议并不难,不过之后工厂主肯定会想法向广州以外转移工厂的。

但这就不关杨庆的事了。

而且广东的发展全都挤在广州并不符合朝廷利益,如果那些工厂主向广州以外转移工厂,这个对于朝廷来说是有利的。

不过转移也有限。

毕竟广州的特殊条件决定了这里肯定是广东的工商业中心。

杨庆担心的是广东的资本家们向殖民地转移,甚至向爪哇岛这些荷兰人的地盘转移,尤其是去爪哇岛在荷兰人欢迎下搞蔗糖业。这种事情他们肯定能做出来,原本历史上东南亚包括爪哇岛糖业都是华人移民。暹罗糖业是郑信那批潮州人,越南和柬埔寨制糖是陈上川,莫玖这些抗清失败的大明孤臣,爪哇岛上糖业同样是华人发展起来的。红溪惨案之前,爪哇岛上九成甘蔗种植园都是华人的,红溪惨案过后,荷兰人玩不了还是把华人又请回去,一直到近代发展出黄家这样的糖业巨头,美国报纸评出的世界第十四大富豪。

这一点是目前杨庆必须尽量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