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页

“是哪一位道友动手?”

蓬莱岛中,赤烛子望着中土方向,眼睛微微眯起,日月光辉在他眼中转动,每一次日月光辉转动,都有一点流光浮现。

从赤烛子望向中土,不过几个刹那的功夫,流光已经在其眼中组成的长河,浩浩汤汤,无穷无尽,贯穿过去、现在、未来,演绎种种不可思议变化。

但任凭长河如何变化,赤烛子都没能看出那五方上帝留下的法理变化缘由是何,他轻声自问,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还是边上的东辰君看不过,解释道:“道友何必在宙光上思索,不若看看那法理溃败的过程。”

赤烛子闻言,稍稍观摩,惊呼道:“怎会如此?”

而后,赤烛子立刻明白这其中缘由,他看向东辰君道:“东辰道友认识这位同道?是何等道果,有如此玄妙?又是何等修为,能够做到这一步?”

“这位同道你也认识,便是昔日东海散仙玉宸道友。其得道之时,曾入大罗天一游,同我见过一面,因此我对其道果也是有所了解。”

东辰君解释了一下,有些感慨道:“说起来,这位玉宸道友所层的道果和道炁,也非常适合坐镇蓬莱岛。”

赤烛子闻言,有些惋惜道:“能影响天地道则法理运转,想来玉宸道友是选择了太乙仙道,倒是有些可惜了。”

“有何可惜的?”

东辰君笑着反驳道:“玉宸道友之道果,同天地万事万物,乃至道则法理的运转有着联系,他若是选择了入大罗天,借大罗天之力修行,日后成就未必多高,反倒是这般顺着天地运转,成为一方宇宙运转的原动力,更有可能成就九重天之境。”

说完,东辰君笑道:“再说了,他若不选择太乙仙道,那五方上帝留下的法理恐怕存在不了多少时间。”

赤烛子闻言,点头道:“如今得玉宸帮助,那法理最少还能保留五年,他又辅佐商国,或许有可能在五年之内完成商代夏。”

“还要五年吗?”

北海深处,一尊巨物缓缓抬头,看向中土方向,眼中浮现出一丝丝暴虐,庞大的身躯上,浮现出一缕缕了清气,似乎要化作羽毛,托着其飞上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