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施惠宫人

朱由校说完几道旨意,看了一眼王体乾,问道:“王伴,城外的宅院修得如何了?宫人们的集资可够?”

王体乾赶忙跪倒回禀:“皇爷的恩典,哪个奴婢敢不尽心?城外的两处大宅院再有数天便能完工,凑的银子还能剩下一些呢!”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朕想着,若是不够,便从内帑中拿一些给垫上呢!”

王体乾用力叩下头去,感激涕零地说道:“皇爷大恩大德,奴婢们无以为报,万死也不敢让皇爷出钱。”

“起来吧!”朱由校没好气地说道:“动不动就掉眼泪,算什么男人?”

王体乾一听更是流泪不止,本来就不是男人了嘛,还不让哭了呢!

“朕失言了。”朱由校无奈地摆了下手,说道:“明天朕想出宫走走,你去安排妥当。”

“是,是,奴婢这便去安排。”

朱由校伸手叫住了王体乾,又吩咐道:“上回那几个锦衣卫挺不错,叫卢剑星的那个,还让他们跟着吧!”

看着王体乾屁颠屁颠去办差事,朱由校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说到太监,人们可能最容易想到的是坏蛋,什么赵高、嫪毐、刘谨、魏忠贤等等。而比较出名的好太监,恐怕就只能想到下西洋的郑和。

其实,太监是很悲催的一类人,干的也是并不轻松的工种。有权有势的大太监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多数太监的生活比较苦闷,命运也比较悲惨。

特别是当太监老了,干不动了,被安排出宫后,就更难过了。

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子女赡养,没有退休金,在社会上被人瞧不起,甚至被亲戚鄙视排斥,多数太监的晚年都比较凄惨。

有不少人甚至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冻饿而死。

所以,太监比较贪财,也有一定的原因,为老了作准备。比如收养子,还得指望养子有点良心;或者是往寺庙捐钱,出宫好去寺庙养老。

至于能买得起房子,雇得起下人侍候的,毕竟是很少数,不能以偏概全不是。

宫女也是一样,尤其是明朝的宫女,更是相当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