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纺机、生产力,戍边非守

皇帝笑了笑,先伸手摇了摇,微微颌首道:“不错,不错,这个飞梭是完善了,比之前的更好。”

飞梭是织布工具,能够加快织布的速度。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棉纱的需求。

历史上,直到18世纪中期,珍妮手摇纺纱机的发明问世,才宣布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尽管仍然要用人力。

皇帝又走到纺纱机前,伸手摆弄着琢磨了一会儿,说道:“八个纱锭也只是朕的想法,先造出两个、四个的,逐步改善,循序渐进,不失为稳妥的好办法。”

“万岁,不是呀!”五月伸手指点着说道:“把纱锭由横向变为竖直,确实能带动八个纱锭,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呢?”

赵大宝嘿嘿笑着,说道:“万岁,五月说得对,我琢磨明白了,按她画的图,就造八个纱锭的。”

皇帝张了张嘴,苦主都说话了,他这个和事佬算是白当了。

好吧,四个也好,八个也罢,人工效率提高四倍八倍,也足以推运大明的棉纺工业了。

况且,在他的记忆中,珍妮机的八个纱锭也不是极限,好象最终版是能带动八十个。

“行,你俩琢磨着慢慢造。”

皇帝并没有见过珍妮机的实物,只是知道原理。但依着他超乎常人的物理机械知识,边看边提出指导意见,还是能够做到的。

呆了一会儿,皇帝才转身离开。在外面,他又吩咐宫人给两个孩子多做几个菜送来。

大明不仅要征服广袤的土地,还要征服大海。不仅是靠武力,还有生产力和文化的影响力。

皇帝走在宫中的甬路上,清冷的风吹在脸上,雄伟壮丽的皇家建筑映入眼帘,思绪展开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分隔线……………………

战场上烟火还未完全熄灭,缕缕青烟飘上天空,越飘越远,越飘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