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资本主义萌芽

“有利可图,他们自然要争抢。”李成成简短地评说了一句,便被皇帝搂进了怀里,似笑非笑地问道:“说说,他们图的是什么利?”

李成成已经习惯了皇爷的亲热,早就是皇爷的女人了,晋位妃嫔也只是早晚的事情,只怪自己肚子不争气,都落到范小慧后面了。

任由皇爷的手在身上游走,李成成平稳了下情绪,笑着说道:“报纸上都登了,那个马铁运煤又快又省,换成运货不是一样?他们出资修筑铁路,总要给些好处吧,就是运费上的优惠,长久下来,也是一笔大钱呢!”

皇帝的手停了下来,轻轻捏抓着一团柔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无他,皇帝想到了一件事情,或者说是一个故事。

科技的进步,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一场革命,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生活。

门头沟矿区到京师的马铁开通,运输成本降低,煤价自然低落,方便了京师市民,可也砸了不少往来贩煤的百姓的饭碗。

当然,这种影响并不会引起动乱,只需要时间进行消化,那些运煤赶脚的会转行,自寻生计。

但象海商总会和中华商会这样的庞然大物进入铁路建设,皇帝觉得要事先有所规划,不可轻率许诺条件。

19世纪初,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暂告段落,东西部产业结构的巨大差异,催生了对运输效率的需求,也促成了美国的铁路建设狂潮。

铁路带来的不仅仅是速度与效率:大规模建设催生了一大批“铁路城镇”,使得美国中西部迅速完成城市化。

同时,铁路修建中的种种募资与并购,也勾勒了资本市场的雏形。

伴随着蒸汽机车的轰鸣,铁路将地广人稀的美国大陆连接成了一片巨大的内需市场,可以说铁轨铺到哪里,资本主义就蔓延到哪里。

在铁路建设中受益最大的便是新兴的石油工业,遍及美国的铁路网成了石油运输的生命线,铁路公司则成了沿途的收税官。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一度费尽力气把产量提高到每天1500桶,就是为了向铁路公司争取每桶15美分的运费折扣。

太平洋铁路贯通的第二年,饱受运费之苦的洛克菲勒决定翻身做主人,他斥巨资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并说服其他的炼油厂与铁路公司结成了一个秘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