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页

覆汉[校对版] 榴弹怕水 1868 字 2022-10-23

时年,二十二岁。

……

“孙策在吴,得秦松为上宾,拜为谋主,乃聚文武,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时吴郡陆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窃不安也。’策异色,笑问左右,松对曰:‘此陆氏子知先破虏将军事,知将军不杀坐上童子忌,故擅乱言也。’策复笑,乃逐陆绩出,论刀兵不止。”——《旧燕书》·卷六十三·列传第十三

“汉末,及孙策死,仁皇帝充军在前,闻于官渡,乃叹:‘以祖母论之,孙策小霸王也,何竟死于泥淖中。’诸葛亮年十六,素不多言,闻之而肃容对:‘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於东城,宗族如焚,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众虐下故也。然以霸王者,犹不杀田父,谓小霸王者,其父座中杀人子,其子穷途杀人祖,今死于泥淖,岂不正应其名?’仁皇帝避席以谢。”——《世说新语》·规箴篇

第三十一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

十月初四,当孙策、曹洪、乐进、李进、高干、张超、董袭七人的首级被快马送到官渡前线的时候,彼处正在激烈战斗之中。

这是当然的,五日前乌巢一战,理所当然的给官渡战场带来了一定了结此战的希望。故此,从前一日开始,稍微休整之后的燕军便持续发起猛攻,试图了结此战。

相对应而言,中原联军则明显失去了往日的相持能力,军心士气与可堪一用的部队数量都下降到了一定程度。

对此,公孙珣采用了一种极为诛心的策略以辅助正面战场——前线每出现一次战线更迭,不管是谁进谁退,燕军必然给南军送上一份礼物。

区区两日间,南军便已经收到了六份大礼,分别是受伤严重到昏迷不醒,基本只能等死的黄盖;徐盛的首级;周泰被清洗干净还缝上首级的棺椁;陈武的将旗;毛阶的将旗……第六份居然是遁入乌巢后选择投降的曹操心腹爱将,颍川杜袭杜子绪本人!

天知道曹孟德收到这些战俘、将旗、尸首是什么感觉,但其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前线鼓舞士气了,唯独接见使者时才稍打精神露面,以做应对而已。

实际上,所谓六次进退中曹军唯一一次成功的反扑,还是靠着曹仁的奋勇完成的……就在前一日,十月初三那天,白天时候,南军连续丢掉三道防线后,傍晚时分,曹子孝狼狈撤退回营中,却发现有一部数百士卒居然没来得及接到撤退军令,被整营困在了前线。

羞愤之下,曹仁亲自引本阵亲兵数百夜袭救援,结果全军振动,纷纷主动随从,以至于南军成功救回部属之余居然杀得燕军措手不及,直接反夺了一条防线。

但是,这种极限状态下的勇气是注定不能长久的,第二日,也就是十月初四当天,程普重新稳扎稳打,动员包括下马的燕军骑兵在内,以绝对优势兵力,轮番上前,下午还没过一半,曹军便又失去了两条横向防线,直接将大营暴露在了身前。

而此时,曹孟德依旧没有露面。

于是乎,公孙珣一口气将七个人头中的六个,外加黄忠的将旗,一口气全部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