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有劳罗将军日后能为伯当引介一次机遇。”

罗昭云点头,肯定道:“会的,大隋迟早还会有战事,到时候,若伯当有心参与,我可以派人说项,征调你从军入伍,只是怕蒲山公不会放过你这么优秀的门生兼兄弟。”

王伯当眼神一亮,露出一股渴望的神采,抱拳道:“若能上阵厮杀,伯当自然愿意,蒲山公那里,我会说通的,相信他能理解我的想法。”

罗昭云没有多说什么,他并非要诚心拉拢王伯当,因为这个人跟李密交情太深了,根本不是他一时之交能够改变什么的,所以,罗昭云有自知之明,不跟王伯当做深交了,但也会适当拉助一把。

二人又谈了一会,王伯当问起驻守边疆是否辛苦,罗昭云摇头,淡淡一笑,每个人的大目标和理想不同,同一件事,对于不同人而言,意义是不一样的。

等王伯当走后,天色已经黄昏,罗府开始掌灯了。

因为接近元宵节,所以府内挂上了不少红色大灯笼,张灯结彩,拉起不少红色的彩带、条幅等等,渲染节日气氛。

由于火药在隋唐时期还没有发明出来,所以京城内,倒是没有炮竹和烟花。

许多史籍表明,最早的火药,是在公元九世纪后半期唐末宋初问世的。载有唐初医学家兼炼丹家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从中可知当时已经掌握了由硝石、硫黄、木炭混合在一起的火药的初步配方。

最早完整地刊载火药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的,是北宋官修御定的《武经总要》。

罗昭云暂时还没有想过研制火药,掌握如此利器,并非大隋稳固的决定因素,只要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惜民力,视百姓如草芥,可以随便践踏,那么,天下起义就会多如牛毛,一旦各路诸侯也得知火药,将来的群雄争霸就很危险。

这是军事的一大助力,罗昭云自然要紧紧握在手里,等日后看大局势再做决定。

罗昭云送走王伯当之后,去了严密把守的别院,探望了高雨菲,距离上次行刺隋炀帝事件已经过去半个月,风声渐渐平息下来,该抓住的人,都已经绳之于法,被关押大理寺受审,准备开春问斩了。

所以,高雨菲现在已经安全了,可以借助元宵佳节的宽松政策,送出城了。

“雨菲,我已经安排妥当,一过元宵节,次日就可以把你送出城外了,就是不知道,你要去哪里?”

高雨菲现在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只有远去江南之地,或是回河北一带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