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

“臣将领命!”罗昭云心知肚明,肯定是杨玄感起兵了。

历史还是在继续,大方向并没有变化,只是诸多细节不大相同,罗昭云明白,机会来了,即便杨玄感两个月后被平叛,但是大隋也要烽烟四起,大限将至了。

隋炀帝安排之后,大军立即出发,行辕大帐和鹿障等都没有动,从外面看上去,就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为了稳住军心而已。

众将军回到各自大营,完全不能理解,但还是要照做,当夜撤军,不得延缓。

罗昭云留下了两路军,就是薛世雄和麦铁杖的人马,因为这两支人马最勇悍,而且都跟随他打过第一次高句丽战,最为可靠一些,十万精兵一定要紧握在手中,回到辽东,还有大用。

第0396章 秘密安排

隋军连夜撤退了,将领们不明所以,不知道眼看就要破城,为何会夜里加紧赶路,退出高句丽的境内,那两次伐辽东,岂不是白忙活一番?

一次北伐辽东,与高句丽征战,看似一百多万兵力,但是动用的民力,五百万都不止,各地运粮就有征用苦力三百万人,造船、造兵甲、造行辕布帐、修御道等,也需要两百万民众,还有从怀远镇,往辽东城、鸭绿江等地运送粮草的辎重队伍,也有百万人。

劳役繁重,为赶进度,难免有不少劳工病死、累死在途中,给河北的原北齐地区、山东的齐鲁之地,还有涿郡、渔阳、北平三郡一带,造成了很大的灾难,许多村子的男丁十不存三,严重失调,田地荒芜,许多百姓纷纷逃入山林避难,匪患众多,社会凋敝。

这一夜,罗昭云只留下了两位将军,那就是麦铁杖和薛世雄,他们的儿子也都在,薛万仞、薛万均、麦孟才等年轻虎贲,岁数跟罗昭云差不多大,如今已经被破格提拔到俾将了。

“目前只有我们两路军,不足十万人留下,骑兵有一万,其余八万多人,都是步兵,一旦被城内的守军得知消息,肯定会咬住我们的尾巴,一路掩杀,让我们疲于奔命,所以,这次断后,我们要走的从容,绝不能慌乱。”

薛世雄和麦铁杖都是老将了,一个接近六十岁,一个即将四十,在军中历练多年,经验丰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如果宣布撤退,背后有敌兵追杀,阵型肯定会大乱,顿时演变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了,下场一般都很惨。

“罗将军有什么策略,尽管吩咐,我等定当遵守!”两大将军现在对这个年轻的少帅,已经心服口服了,不再因为对方年轻就轻视,因为罗昭云屡次立下战功,出其不意,用兵灵活,打破固定的兵法套路,这是让两位将军钦佩的地方。

熟读兵法的将军固然有不少,但是能活学活用,并且自己总结,擅于根据形势,而出其不意,屡创新招的人,却是很少见。

罗昭云道:“薛将军、卖将军、于将军,你三人各带一万步兵,去往其它三个营盘,外部防守兵力不变,造饭的铁锅数不变,还要虚张声势,把一万人装成十万大军的气势,威慑平壤城内的守军,让他们轻易不敢出来,只要拖住三日,我军就可以把一些兵甲和粮食运回辽东城内,在那里屯守!”

“成,我等竭尽所能。”薛世雄等人抱拳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