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杨广脸色阴沉下来,道:“难道有人假传圣旨,诱骗了罗将军出城,在途中伏击加害?”

众人色变,心想什么人,这胆子也太大了,假传圣旨,欺君罔上,还加害大隋军中统帅,实在不像话,不过,再想到杨玄感谋反,各地义兵反隋,似乎干这件事,并不显得多大逆不道了。

“陛下,若真有此事,那绝对是伏击者,制造的假圣旨,来诓骗罗将军,我们中书省,绝对没有拟草过任何旨意。”虞世基拱手道。

“这朕很清楚,玉玺还没轻动,如何发得出去,看来,定是假的了。”杨广微微点头,轻叹道:“也不知罗将军下落如何,是否已经遇害,年纪轻轻,是我大隋军中的中流砥柱,为朕立过诸多战绩,劳苦功高,却遭遇不测,这件事,必须要严查。”

杨广多少有些伤感,毕竟他对罗昭云刮目相看,当年他还是十四五岁少年,就有从龙之功,跟随杨广参与了政变,然后平定汉王、打突厥,灭吐谷浑、伐辽东等,都有大功劳,虽然有些功高震主,但毕竟是杨广的一把利剑,终究有些不舍。

不过,要说杨广非常难过,那就有些夸大了,因为杨广这等猜忌心极重的君王,对名气越来越高,功劳越来越大的武将,还是有些不放心,加上罗昭云的才华惊世,文武全才,数次让杨广心中嫉妒,现在天妒英才,有夭折迹象,杨广有些缅怀、惆怅、惋惜而已,并不是很伤心。

第0419章 英雄末路

杨广对于罗昭云的变故,有些惋惜,有些难过,但并没有到伤心痛绝的地步,何况只是下落不明,并没有确定死亡,所以,吩咐武侯府将、大理寺联合查办此事。

虞世基、封德彝、裴蕴等人,心中各怀鬼胎,对于罗昭云的遭遇不测,暗暗称快,虽然他们跟罗昭云暂时没有直接冲突,但是多少也知道罗昭云的为人,刚正不阿,少年得志,这种人品不错,但是很难跟他们为伍,根本不是一路子人,所以,很担心罗昭云的官职和爵位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宠之后,变成另一个杨素,分走他们的权势,对他们进行打压。

这是身在庙堂之中的一种担忧,可以说,他们的预感很准,罗昭云的确不屑于跟他们为伍,平时也没有什么交往,甚至罗昭云有事,他们还有跟随宇文述后面踩一脚,这个政治的立场一旦选择了,就产生了对立关系。

鱼成都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也暗自高兴,他虽然武功比罗昭云高,但是后者的潜力很大,在逐渐缩短差距,他虽然是禁卫军的大将军,但是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权力有限,只限于包围皇宫和殿宇,无法调动大军出征,所以,很是嫉妒罗昭云的一切。

再加上他入赘了宇文家族,成为宇文述的乘龙快婿后,他的利益跟宇文门阀息息相关,而宇文述、宇文化及等人,都跟罗昭云是死对头,欲致对方死地而后快,所以,他跟罗昭云之间,肯定也是敌对关系。

这些宠臣中,苏威对罗昭云的遇害感到一丝沉重,他年事已高,这几年看到大隋亏空,各种大项目,使得上千万百姓疲于劳役,光建造一个洛阳城,大部分皇宫木椽、梁木等,都是从江西一带砍伐、运输,上百斤的木材,发动了南方上百万人运送,一路到洛阳,耗费了太多民力。

开凿运河、修筑官道等,同样调动了太多劳役壮丁,使百姓流连失所,无法留在家乡耕作,百姓这几年贫瘠下来,客死他乡,作乱众多,如果是刚开始只是占山为王,几百人的盗匪,这两年却越聚越多,有的发展数万人,接近十万人,烽烟遍地,盛世已经一片狼藉了。

如果有罗昭云这样的统帅,无疑可以镇压叛乱,对许多盗匪起兵起到威慑作用,所以,苏威关心大隋命运,自然不希望罗昭云出事。

裴矩此时也有些惋惜,他对罗昭云这个人很看重,人品更是相中,曾想在裴家内,找一个年纪相当的大家闺秀,许配给罗昭云,可是被罗老爷子推脱了,因为如意公主对他有想法,可能要做驸马,裴世矩这才打消了联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