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这时候,挺拔英武的李建成走过来,说道:“父亲大人,加急檄文究竟是怎么回事,听说圣上被困雁门,难道是真的?”

“错不了,始毕可汗亲自带了数十万铁骑大军,已经攻克了雁门关,打开了中原与草原之间的咽喉之地,开启北大门,已经横扫了几十个城邑,估计眼下只有雁门郡城和崞县未告破,情况危急,去多少兵马也够呛能击败突厥大军,这次中原有难了。”

“父亲大人,那咱们是否也要出兵?”

李渊道:“嗯,出兵,若是不出兵,那就是不尊皇命,见死不救,跟谋反差别不大,所以,这兵马是要出,派去一万人马前往,能否真的勤王救驾,就不好说了。”

李建成一愣,已经明白了父亲的想法,那就是做做样子,却不真的去施救。

“可是父亲,若是陛下出事,突厥人南下,恐怕中原都要生灵涂炭,我们岂能坐视不理?所以,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施救才是。”

“杨广死了,还有杨暕可以登基,甚至杨侑、杨侗,都可以接管大业,向天下发诏书,抗击突厥;但是他不死,我们李姓的人,都要死,而且大隋如今这样残破的山河,都跟这个昏君有关,他一死,天下百姓都有福了。”

李建成二十五六岁,秉性忠厚,颇有仁义之心,皱眉道:“父亲,可是那些继承人,并没有杨广的威慑力,凭皇权和威望无法调动更多的府兵,我们应该及早赶过去,阻抗突厥才对。”

“这是谁跟你说的?”李渊觉得自己大儿子品行虽然很好,但是过于迂腐,不懂变通,也不善阴谋诡计,信奉儒家经学来仕途,很容易吃大亏。

“其实,这是叶姑娘的意思。”李建成如实说道。

“补天阁的那个女传人,她找上你了?”

“是她派人送来书信,让我劝父亲,当以中原百姓生死为重,大敌当前,先抗敌外族才是真豪杰!”

李渊脸色犹豫,陷入了沉思,片刻才道:“既然叶姑娘这样说了,就代表隐门的意思,我们要借助她们的力量,不好拒绝,这样,你带兵两万,赶往雁门,与各路勤王之师汇合,能不能救圣上,就看他的造化了。”

“爹爹,孩儿也想去。”房门被推开,十五岁的少年走进来。

李渊脸色一沉,刚才他说的话可是有些大逆不道,被人突然打断,还推门进来,吓得有些变色,怒斥道:“为父说过多少次了,不准你在外偷听,整日游手好闲,也不爱读书,就知道惹事闯祸。”

李世民嘿嘿一笑道:“爹,你这样说,可就冤枉孩儿了,我不是不读书,那些诗书礼义太枯燥,我要学习真本领,能够挥斥方遒,指挥三军,做一位真英雄,罗成不是说过吗,宁做百夫长,胜为一书生,如今孩儿十五岁,也想趁此机会,前往雁门见一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