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页

城外十里有一些大臣在驻足,在张望远方,等候迎接太子归来。

这些大臣都是自发的,凑在一起,谈笑风生,自称一个团体。因为李渊年过半百,在位时间有限,所以太子才是他们未来要效忠的人,提前站队,也是为了能有好印象,日后被重用。

“太子来了!”有人大呼一声,几位臣子围拢上去。

李建成下了马车,他一直在车内养病,下车后神色萎靡,感慨道:“有劳几位大人,前来迎接本殿下。”

“太子辛苦了,这次击败薛仁杲,消灭西秦,可谓功劳彪炳。”

“是啊,连秦王都吃了大亏,败给西秦,太子出马,手到擒来,还是太子殿下的带兵能力更胜一筹啊!”

“文能安邦,无能定国,太子英明神武!”

这六七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拍着马屁,对于李建成这次败给大华,丢了扶风郡一半疆土,损失数十万石粮草的事,丝毫不提,光捡好一面的说。

李建成听完,明知道这几人说的有些偏颇,但内心却舒服受用,不论是谁,都喜欢听恭维的话,不愿意接受指责。

他露出笑容道:“我也是尽力而为,多亏了将士们的英勇作战,不过,这次因为西北的气候不适应,不慎染了风寒,身体有些吃不消,疏于大意,所以被大华军有机可乘,这次回京,本殿下会向陛下请罪责罚的。”

“哪里是太子的过错,身为储君,应该为陛下分忧,学着治理国家,而非征战沙场,这次太子已经做到了最好,因身体原因,才吃了小亏,但并不会掩盖功绩。”

“就是啊,秦王自称有军事才能,还不是败给了薛举,损失惨重,回来养伤,至今尚未痊愈呢,太子无须自责。”

这些人在为太子开脱,不断夸赞,掩盖了失利的一面,趁此达成了一致口径。

李建成松了一口气,在大臣们的簇拥下,重新蹬车,然后入了长安城。

他没有直接回东宫,而是先去了皇宫内,给父王请安,同时汇报一下前方局势,把自己这副‘重病’的模样展示一下。

乾德殿内,李渊在批阅奏章,听到太子归来,要此时觐见,顿时放下手中的奏折,宣召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