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页

每战下来,伤亡小,功劳大,不断积累战功,获得的荣誉越多,不少人得到了提拔和爵位,大部分士兵虽然还是大头兵,但是赚取了不少军队的工分,回头可以兑换成钱币,等战争结束,有一笔丰厚安家费,或是免除多少年的赋税、徭役。

这是他们最兴奋的,即便战死,许多积分也能给家人兑换回去,家眷得到特殊照顾,这样的政策在军中实行之后,顿时鼓舞了大华将士,全都以从军入伍为荣,各个争功表现,勇往直前。

连那些被俘虏的唐军,一批批被改编之后,得知大华军队的待遇之后,全都眼热了,也要好好表现。不过由于是俘兵,所以第一年内,只能得到一半的赏赐,第二年是八成,第三年才和正常大华军人一样待遇。

这样为了平衡首先从军与俘兵的身份差异,有一个过度,使得越来越多俘兵,看到利益之后,真心加入,不会跟这种实惠激励制度过不去。在乱世中,实实在在为家人谋取好处,战死又何妨?

李秀宁夹在军中,披头散发,脸部都是血迹和污泥,非常狼狈,她没有表明身份,而是等待逃跑的机会,担心自己曝光之后,会被大华要挟,来向她父王谋取巨大利益。

“罗成,原来是他亲自带兵在此设伏,连我们逃亡的想法和路线都提前预知,果然用兵如神,唉,普天之下,还有谁能制服了他?”李秀宁在远处目光死死盯着罗成的身影,恨不得拿起一张弩,射杀此人。

但她知晓,那种想法难以实现,且不说她无法躲到弩机,即便有弩在手,要冷箭射杀本身有先天层次的武学功底的高手,也是痴人说梦。

天色一亮,这批俘虏被押送向岐山城外的大营。

此时岐山城,战斗还没有结束,仍有厮杀声,个别唐军在负隅顽抗。

经过一夜的厮杀,涌入的大华军队占据了绝对优势,最后将军府内,慕容罗睺兵败自杀,没有投降,其余亲卫全部战死。

城池开始进行清理,清点伤亡数目,并且探查躲藏在井下、柴堆、房顶、暗室的唐军武官和士卒。

这项工作由侯君集负责,罗昭云并不关心这些细节,而在考虑着如何整军,向京兆郡进发。

目前老将军屈突通与唐军虎将殷开山对峙安定郡,抽兵不出来。

来护儿带兵进攻郿县,那是扶风郡与京兆郡的正东方位的接壤之地,也是东西官道重要连接路线。

陈祾则带兵攻占仁寿宫,然后沿着另一条路线,突袭京兆郡西北的上宜城,形成两路加击之势。

而他和侯君集的大军,北可以增援陈祾,难可以支援来护儿,但接下来,是分兵进击,还是有所侧重,一重一轻地进军,是罗昭云要思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