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页

等同于谋逆一般,无论理由如何,传出去都不好听,会扰乱军心,甚至产生兵变。

“来人,把将军府内办公的谋士和将佐,都传唤去大堂,与本将军一起,迎见杜总管归来。”

……

徐世绩平定了历阳郡后,开始在江北调动兵马,并且与诸将军一起商议渡江作战的事。

虽然知晓了陛下派出杜伏威前往江南做说客的事,但谈判也需要武力施压,这样才能让政治谈判有效果。

而且,他们也要做好准备,一旦游说不成,真正进攻丹阳郡,就成为首要手段。

目前是进入深秋,寒冬即将来临,留给他们渡江作战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了。

一旦进入寒冬,长江沿岸多雨水,北方士兵是无法忍受湿冷的严寒天气,容易生痢疾、染风寒,在当前医疗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死亡率还是很高的,对三军实力有不小的影响。

所以,不管谈判进行如何,他们都在加快做出渡江作战的准备。

这一次,罗昭云并没有直接参与指挥,他坐镇江都,俯瞰长江,把渡江作战的指挥权,再次交给了徐世绩。

如果连这件事都做不好,就真的有违唐代军事大家的名气了。

徐世绩心中感激的同时,也感到强烈的责任,他第一次带军南下,算是失利了,但是陛下不但没有责罚,拜他的官,剥夺军权,反而继续任用,如今有一次给了他展示的机会,他一定要把握好。

陛下派来配合的将领也不少,包括了段志玄、周仲隐、张公瑾、邴元真、周法明等人。

这是罗昭云决定给他们一次立功的良好时机,因为天下安定的大局面即将完成,这一次渡江作战,很可能是最后的大战了,所有的出征武将都渴望在最后阶段,可以立下一些军功,然后回到朝廷可以封官加爵,这些罗昭云心中都清楚,所以自己才避开亲征,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

徐世绩问道:“周将军,水师的船舰准备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