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页

“臣侯敬德,叩见陛下!”

作为当初太康朝的从龙三功臣之一,侯敬德表面上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悄悄的执掌了禁军左营很多年,在地位上虽然不及李信,但是在职权上跟李信其实差不到哪里去,比起在兵部刚刚升任尚书的叶璘叶四少,还要混的好一些。

侯敬德这个人,虽然有些聪明,但是不适合混迹朝堂,不然容易被人吃得尸骨无存,早在太康初年,侯敬德刚刚被调到禁军的时候,李信就跟他说过,让他专心深耕禁军,不要想着插手朝堂上的事情,这十年时间,他一直按照李信的叮嘱在禁军兢兢业业的做事,朝廷只要不召他进京,他就一直住在禁军大营里,安守本分。

禁军左营距离京城只有三四十里,但是他有时候甚至好几个月都不会回京一趟。

因此,虽然这位忠勇侯在大晋朝廷里不显山不露水,但是他的实权在裴进下野之后,已经是大晋军方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除了大都督姬林和李信之外,也就是他侯敬德了。

元昭天子对侯敬德极为热情。

他亲自把侯敬德扶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侯将军一路从城外赶来,辛苦了。”

禁军是拱卫京城最有力的力量之一,也是天子手中的利剑,不然太康天子生前,也不会把一半禁军交给李信,让他帮忙扶持自己的太子坐稳地位。

如今李信不在京城,禁军右营是贺崧在代掌,那么元昭天子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禁军左营了。

因为太康初年的时候,禁军右营征伐西南大获全胜,右营里不少将官因此升官发财,颇为风光,而同为禁军的左营这些年就有些沉寂,一直本本分分没有什么声音,但是事实上大晋朝廷以左为尊,左营各折冲府的精锐程度,甚至还要胜过右营一些。

侯敬德身材高大,比起还有些瘦小的元昭天子,就像个巨人一样,他在天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恭敬道:“陛下相召,臣不辛苦。”

太康天子笑呵呵地说道:“李太傅回乡祭母的事情,侯将军应该知道了?”

侯敬德犹豫了一下,低头瓮声瓮气地说道:“回陛下,臣听说了。”

李信回乡已经两个多月了,这个时候侯敬德如果说不知道,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天子点了点头,开口道:“朕初即位,京城里恐有小人作祟,朕的意思是,禁军派出几个折冲府,往京城靠一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