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页

大国战隼[校对版] 步枪 1218 字 2022-10-24

这件事情比紧急实弹射击训练都要紧急了。

好一阵子李战才慢慢的冷静下来,问张崇明,“张处长,能不能再做几次计算,我觉得这个结果存在很大偏差。”

张崇明说,“已经做了十三次计算,刚刚我已经向上级报告,计算机中心会继续进行反复计算,不过基本上可以肯定根据现有的数据信息,这个结果不存在计算出错的可能。”

沉思了片刻,李战问,“厂家技术组知道了吗?”

“暂时保密,现在就我们四个人知道。”张崇明说。

李战微微点头,思索着说道,“先别让其他人知道。我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和f-16对抗的时候,我能够感觉到如果是一对一,歼十六是不会处于下风的。而且当时我面临着的战场环境很差,有两批四架敌机对我构成了威胁。从我个人感觉来说,近距格斗也许歼十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如果是这么高的战损比,我是不相信的。”

“我也不相信,但我要尊重科学。”张崇明沉声说,“李组长你知道,我们的计算是完全不考虑飞行员因素的,任何存在变数的因素都不作考虑。仅仅是针对战机表现出来的实际性能来进行对比。以前咱们没有条件做这样的对比是因为掌握的目标机型实际性能参数不够,这一次你同时带回来了非常多的这方面的数据,所以我的对比计算才能够成立。”

唐国正背在身后的手换到前面来,抱着胳膊凝重地说,“这样的量化对比本身就不考虑主观因素,从理论上来讲结果反而是最客观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不相信歼十六的战损比会这么大,但是这个理论的对比结果却有可能影响到部队的列装计划。”

这才是关键的地方。

一款战机能够发挥多大作用最大的因素在飞行员,恰恰是这个主观因素才是战斗胜负的关键。

但是部队在采购武器装备的时候是不能这么考虑问题的,必须要根据武器装备的实际能力做出量化的对比——能不能压过对方或者能达到对方百分之几的水平。

所以李战非常肯定地说,“如果空司认同了这个数据,部队是不会采购歼十六的。”

“海航也是。”唐国正补充道。

既然知道这款飞机基本上打不过对手了,为什么还要买?

李战也好唐国正也罢,都没有把“歼-16是一款战斗轰炸机空战能力不够好可以理解”作为理由,原因在于歼-16是以su-30kk为基础研发出来的,而su-30kk的出现是基于su-27。

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