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百世之思

而荀子的礼法,则是制定严密的礼仪以规范所有贵族,以礼代法,礼法合流。

只是,荀子提出的礼法制,与秦国不同的是,秦国的法律针对的是所有秦人,导致愚昧的百姓不知不觉间就触犯法律,然后莫名其妙的就被罚得倾家荡产,甚至还会沦为刑徒奴隶。

而礼法则不然,先贤说过,礼不下庶人,所以,礼法就不强求百姓,首先就避免了百姓的反对。

还有,齐鲁之地,受周室影响极重,齐鲁两国礼制也是各国之中保留最完好的,所以,齐国推行新的礼法,也能免去许多的阻力。

中原各国自古以来就号称礼仪之邦,重视礼仪,以深入人心的仁、义、孝等礼法来规范贵族,贵族绝对无话可说。

这就说托古改制

想着,田冀点了点头,应道:“先生的意思寡人明白了,至于新的礼法,几天后,十二月初一,寡人会去祭拜宗庙,等寡人从宗庙归来,寡人就会让群臣讨论。”

荀况一听,就明白齐王打算以孝义为先锋,打开新礼法的开端。

于是,荀况立即拱手道:“大王英明。”

接着,田冀又想起一个问题来。

现在,天下各国战事激烈,所以荀子的礼法,还是以战功作为调动百姓积极性的利器,并打通百姓晋升贵族的通道。可是,他担心的是,后世的君王,可能会迷信战功。但一旦天下一统,天下少有战事的时候,那时,百姓的上升通道可能就阻塞了。

想着,田冀沉吟道:“先生的意见果然高妙。可是,寡人闻不谋百世者,不足以谋一世,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先生以战功作为百姓晋升的通道,而是,若是有一天,天下安定下来,刀兵不兴,那时则如何?

这个问题也是天下诸子认为的秦法最大的缺陷,不知先生以为寡人的国家如何避开这个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