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晋升之路 下

“这个简单。”鹖冠子道:“既然博选,那么就没有必要全选。故,臣以为各地还有群臣举荐的人才到了临淄后,先进行一次考核,然后只取其中优胜者百二十人,在分配到各处任职培训。至于其余被举荐者,全都让他们返回原籍。”

群臣一听,皆脸色一变。

按照原本的举荐原则,朝中中大夫以上职位者都能举荐一人,然后加上各地举荐的人,加起来就百多人。这些人只要考核通过,就都能在齐国任职。

可是,现在各地举荐五人,加上朝中大臣举荐五人,那么举荐的人就超过七百人,然后七百人中只取优胜者百二十人,那么就有近六百人无法在齐国出仕。

这不是之前的合格制,只要合格就万事大吉。现在变成淘汰制,若是谁举荐的五人,在考核后全军覆没,那他不仅颜面无光,让世人以为他眼光不行,而且还有可能给齐王留下不能识人甚至不愿举贤荐能的印象。

这样,日后他再向齐王举荐人才,齐王会怎么看···

或许不管大王怎么看,反正他是无颜再向大王举荐人才了。

此时,殿中那些以后举荐人才资格的重臣还有各地都县大夫,脸色全都变得沉重起来。

而与群臣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不同,田冀在鹖冠子话音落下后,沉吟了一下,便大笑道:“好好好,先生之言甚是。七百余人挑选百二十人,这样寡人就能挑选出更好的人才了。

还有,七百余人淘汰近六百人,这样,各地大夫、士师还有朝中大臣是否有用心举荐人才,是否有用心培养人才,便一目了然了。

如此,寡人针对各地大夫士师的奖惩,也能真正的见到成效了。若是某地大夫举荐五人,却无一人入选,那么,要么就是当地大夫无识人之才,要么就是当地大夫并未用心培养人才。

如此,有功者赏之,有过者罚之,便就一目了然,令人心服了。”

说着,田冀看向群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反驳。

表明上看,他们手中的举荐名额的确便多了,这个刚刚他们已经表示赞同了。而且司徒府也的确没有办法每年都向各府安插共七百人进去培养,齐国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