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

秦国方面,齐国割让郯城以南全部领土向楚国求和的行为,让秦国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秦楚在江汉拉锯数十年,彼此间的仇恨已经变成血海深仇,秦国一直想向南扩张,却被楚国阻拦,楚国一直想收复邓宛叶等汉北故地,却因为被齐国牵制,以及秦国实力强大,而不能如愿。

若是齐国被削弱向楚国臣服,然后楚国不仅得到了七百里淮北地而且还获得了齐国的支持,那对秦国就是灾难。

于是,秦国痛定思痛,觉得秦齐之间隔着三晋,打齐国对秦国而言毫无益处,而楚国实力强大,秦国现在也难以击败楚国,所以,秦国当另谋出路,应该与齐国结盟。

于是,秦国暗中怂恿魏国答应齐国的求和,然后国中已经粮草不足,经济已经混乱的魏国,同时对楚国异常恐惧的魏国,以楚国停兵郯城不前为由,鼓动秦魏韩赵四国退兵。

同时,楚国闻四国欲退兵,且听说魏国已经接受齐国的土地,也答应了齐国的求和。

至此,五国合纵联盟退兵回国。

数月后,齐王冀十八年,齐国以赵国会同五国合纵伐齐为由,以大将军田单为将,率十万齐军兵出中山,攻打赵国代郡,因赵国无力抵抗,取十城,齐军退兵。

齐王冀十九年秋,秦国以齐国数次欺辱盟友赵国为由,与楚国在汉水之畔会盟,重申了齐国的威胁,再次组建合纵联盟伐齐。

楚国也担心齐国强大难治,欲削弱齐国,而且楚国的世仇秦国在伐齐战事中并不能得到极大的壮大,合纵伐齐,这就是利用仇人秦国的力量来壮大自己。

于是,楚国答应了再次组建合纵联军伐齐。

在秦楚的推动下,已经疲惫不堪魏韩虽然心中不愿,但根本不敢反抗,只得答应下来。而赵国在齐国的打击下,损失极大,见秦楚欲伐齐,自然积极参与。

于是,齐王冀十九年,在秦国的极力推动下,一场以三晋楚国为主力的五国合纵联盟再次伐齐。而齐国再次在阿城、郯城应对五国合纵联军。

双方激战四月,秦国大将胡阳率十万秦军偷袭韩国,已经疲惫不堪且国中主力还在阿城伐齐的韩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然后,韩国灭亡。

韩国一亡,楚魏赵三国皆懵了。

然后,秦使入齐,齐秦两国结盟。

齐秦结盟的消息一经传出,赵魏两国大恐,急忙投靠楚国,欲寻求楚国的庇护,而楚国接纳了赵魏两国。

齐王冀二十年春,秦齐两国誓师伐赵。其中,秦将白起坐镇邓城威震楚国,秦将胡阳率十五万秦军攻打赵国蔺地。而齐国大将军田单坐镇郯城威胁楚国淮北地,齐将庞煖率二十万齐军攻打赵国代地。

而楚国闻齐秦伐赵,立即会同魏国出兵救赵。因蔺地偏远道路难行难以救援,于是楚魏联军直奔代郡。

但因为楚军距离代郡太远,等楚魏联军赶到代郡时,齐军已经攻克代城,并继续向南推进,而后齐军与楚魏赵三国三十万联军相遇于常山的东垣城。

四国军队在常山南面正面对决,楚相黄歇不是庞煖对手,小败一阵,然后率军与齐军对峙。

而庞煖也以为联军人多势众,强攻之必伤亡惨重,而停兵不前。

双方对峙两月,在秦军攻破离石城后,齐国大将军田单率十五万齐军,兵出郯城,伐楚。

楚将宋玉率十五万楚军与田单相抗,但宋玉不是田单对手,节节败退。

一月后,田单一路攻城掠地,将齐楚边境再次南推到下邳,兵围下邳城。

一时间,楚国震动。

接着,齐国重新杀到淮北的消息传到赵国,黄歇麾下楚军震动,陈蔡等淮北的封君皆人心惶惶。

此时,庞煖率军紧逼三国联军,楚军见此,以为齐国的目标是楚国淮北,更是人心浮动。

黄歇见此,不敢应战,亦不敢继续屯兵赵国,于是主动退兵。

庞煖见三国联军退走,急迫之,转战两百里,战,大破三国联军,斩首十五万余。

赵国震恐,急割地求和,齐国许之。

齐国从楚赵退兵后,秦国亦在河东停兵不前。

数月后,齐王冀二十一年春,齐秦两国以魏国干预两国伐赵为由,出兵伐魏,楚魏新败,魏国不能敌,向楚赵求救,赵国无力救援,楚国亦不能救。

于是齐国取西河,彻底占据河间地,并控制河水下游。秦国取河内温城,再次占据小半个河内。

接着占据河水上游的秦国以掘河水淹魏国河南地相威胁,魏国震恐。

后魏国迫不得已,向齐秦两国求和,并赔偿齐秦两国粮食两百万石。其中,背上恶名的秦国得到一百五十万石,而齐国得到五十万石粮食。

齐王冀二十二年春,齐秦两国马不停蹄再次大举攻打赵国,秦将胡阳率二十五万秦军攻河东,齐将庞煖率三十万齐军攻太行山以东的赵地。

此时,接连被削弱的赵国,面对齐秦两国的围攻,只能保守邯郸与晋阳两座坚城,并向楚魏两国求援。

魏国新创,国中粮食严重不足,且怨恨之前楚赵不救自己,不出兵。

楚国见白起坐镇邓城窥视江汉,田单屯兵钟吾城窥视淮北,国中主力依然不敢动,只得调动陈蔡的十万楚军,在临武君的率领下北上救援赵国。

因为赵国主动将国中剩下的将士丁壮集中在邯郸与晋阳,是以齐秦两国对赵国的战事极为顺利,仅仅不到两个月的功夫,齐秦两军便分别占据赵国太行山以东以西各处的战略要地,并杀到邯郸晋阳城下。

此时,十万楚军已经在临武君的率领下抵达邯郸,见齐军来,不敢出战,亦不敢呆在城外,乃入城据守。

庞煖见邯郸实力强大,不欲强攻,又以赵国实力衰弱,且连年征战,屡战屡败。于是,庞煖围邯郸,挖沟筑壁阻断邯郸与外界的联系。

就在齐军围困邯郸的同时,秦将胡阳率秦军猛攻晋阳。

同年,被齐国扶持了近二十年的闽越国,开始大举进攻臣服楚国的瓯越国,楚国江东动荡,楚国江淮楚军被牵制。

一年后,秦军攻克晋阳,然后扫荡太行山以西的赵国地盘。山西既克,胡阳欲杀入山东,但见齐军已经守住太行山要道井径,只得作罢。

齐王冀二十四春,秦将胡阳率军攻打魏国河内,取五十余城。

齐王冀二十四年夏,邯郸被困两年有余,城中粮草耗尽,百姓开始析骨而炊、易子而食,楚军粮食亦不能保障。

此时,齐太子田秀亲自入城劝降,以放归十万楚军将士,并许诺赵王丹与齐嫡长公主的婚约依旧有效,封赵王丹为安平侯,食邑两千户,封赵相赵胜为顺平君,食邑五百户。

赵国迫于大势,无奈出降,赵国灭亡。

赵国投降后,齐国应诺,放回投降的楚军,并让嫡长公主与安平侯赵丹在临淄完婚。

绝望中魏国与魏王:“……”

在天下只剩下一个弱小的魏国与两个更弱小的两周后,天下人都以为未来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

连楚国也认为继续与魏国结盟,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楚国也无法在齐秦两国的联合下保住魏国。

齐王冀二十四年冬,齐王、楚王、秦王会洛邑,然后三国相约称帝,齐王称东帝,楚王伟南帝,秦王为西帝。

魏国:“……”

齐王冀二十五年,齐楚秦三国大举围攻魏国与两周。

三月后,秦国白起率三十万秦军吞并两周西进河内,遇朝歌而止。

楚国庄礄率军四十万兵围大梁,以挖掘鸿沟相威胁而后经过两月的谈判,楚国以万户侯为代价,劝降已经陷入绝望朝不保夕的魏王。

而齐国则兵分两路,一路以老将庞煖为将,出邯郸,向南攻占安阳、朝歌。另一路以老将蒙骜为将,兵出西河,向西向南攻占济阳、陶城、卫国。

就在魏国灭亡大局已定,秦齐楚三国百万大军齐聚魏国,一面攻城掠地,稳定新地,一面相互戒备,三国间的大战也一触即发。

此时,齐国以秦国强大楚国弱小,于是决定先灭秦而后灭楚,齐国暗中联系楚国攻秦。

同时,秦国以秦楚两国之间有深仇大恨,且忧心齐楚姻亲,会遭到齐楚两国针对。

于是,秦国一面摆出攻击河南楚军的姿势,一面派人去连齐伐楚。

齐王冀二十五年夏,秦国使者来齐相约伐楚,齐国为伐楚一事争执,齐国犹豫不决。

秦国一见齐国犹豫,立即便知道齐国态度有变,齐秦两国盟约恐将作废。于是秦使一面在临淄大肆行贿齐国群臣,希望能争取齐国,一面暗中派人通知白起。

另一边,新继位楚王完自持楚国实力强大,心中亦仇恨秦国,早有连齐伐秦之意,所以齐使一到楚国,楚国便立即答应了与齐国联合的请求。

齐王冀二十五年夏,就在齐楚联军相约围攻河内的秦军之时,就在楚军悄悄北上河内之际,正在河内屯兵白起得到齐国有变的消息。

而后,白起加强对南部的探查,果然发现楚军正在夜间秘密北上,查知之后,白起一面不动声色的继续交好齐军,联络齐将庞煖,一面等待楚军到来。

数日后,白起知道楚军即将抵达河水南岸,立即下令掘开河水。

此时正值夏季,河水暴涨,秦军掘河,河水顿时泛滥,大水滚滚涌向河南的楚军。接着白起率军乘木筏船只攻击楚军。

楚军无备,面对水攻大乱,而后又遭到秦军的攻击,顿时死伤惨重战,残部向大梁溃散。

此战,白起斩杀楚军二十六万余众,并继续率军追杀楚军。

另一边,庞煖闻秦军水攻楚师,大惊,恐楚军一溃千里不可收拾,急率军南下救楚。

与此同时,白起率军追杀楚军三日,追到大梁东北两百里的地方,闻齐军从身后杀来,乃立即回师奔袭齐军。

一天后,庞煖遇白起于河南,双方正面决战,激战一日,庞煖不敌白起,齐军败退。

白起欲彻底击溃庞煖所部齐军,追击一日,闻蒙骜率二十万齐军杀来,又思及庞煖十分难缠,乃停兵不前。

蒙骜救下庞煖所部齐军后,见白起凶残,亦不太过紧逼。

与此同时,经过齐军的滞延,庄礄收拢溃军,退保大梁。

是役,秦军杀楚军二十几万军队,击败齐军,杀数万人,取大梁北部河南地。

同时,庄礄在齐军的支援下,退保大梁。庞煖与蒙骜见白起收兵,亦不敢紧逼,退保济阳朝歌两地固守。

而魏人见秦军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韪,掘河水淹魏国,皆对秦人又恨又惧,对同样占领魏国的齐楚两国的抵触大减。

齐王冀二十六年,齐楚两国再次联合出兵伐秦,庄礄率二十万楚军兵出大梁,攻河南地,而庞煖二十万齐军兵出朝歌而攻河内。

秦国闻之,以楚军新败,士气不振,决定先楚后齐,攻楚防齐。

同年,白起率二十万秦军与庄礄战于河南,双方激战两日,双方伤亡都不轻,最终庄礄不敌白起,退回大梁。

白起见楚军虽败退走,但主力还在,恐难以攻克庄礄镇守的大梁城,于是便率军北上。

半月后,白起率十六万秦军与庞煖率领的近二十万齐军在修武城外决战。

双方接连厮杀半月,皆损失惨重,伤亡皆超五万人,然后庞煖见不能取胜,担心继续打下去,会白白便宜了楚国,便率军退回朝歌。

齐王冀二十七年春,秦国白起患病,齐国闻之,再次联合楚国伐秦。

秦将王龁率军与齐楚联军战,不利,秦王启用白起,白起强起率军与齐楚战,双方大战两月,齐楚不利,小败而退。

齐王冀二十七年冬,连年征战的白起,病情加重,冬十二月,白起油尽灯枯,遂死于河内温城。

同年冬,齐楚再次联合伐秦。

此时,秦国接连遭到齐楚两国攻伐,虽击退齐楚联军,但自身亦损失惨重,加上秦军定海神针白起病死,秦军士气低迷。

随后,胡阳率领秦军与庄礄大战,秦军不利,渡河,退走河内。

接着,胡阳又与庞煖战于修武,惨败而归。

齐王冀二十八年春,庞煖伐秦取河内,归。而楚将庄礄则攻取齐国控制的济阳以西的河南地。

齐王冀二十八年冬,齐楚再次联合伐秦,其中齐将蒙骜率十万齐军攻秦上党,强攻七月,不克。齐将庞煖率十万齐军出河内,攻野王,取之。

而楚将庄礄率二十万楚军围攻新郑,因为秦国之前趁韩军伐齐偷袭韩国而灭韩,加上秦国杀韩王而废韩国公族贵族,兼以秦法苛待韩国百姓,由是韩人皆怨之。

是以楚军强攻新郑五月,在城中韩人消极怠战五月之后,在秦军死伤惨重已经难以控制新郑的情况下,城中韩人作乱,新郑陷落。

齐王冀二十九年,五十万齐楚联军在庞煖的率领下,兵出新郑,向西攻打秦国。

秦国见齐楚联军大举来袭,不敢出战,乃坚守函谷关。

三月后,庞煖率军杀到函谷关外,取韩国两周故地,楚国分得韩国大半,而齐国分得韩国小部以及两周。

齐王冀三十年,齐楚两国再次联合伐秦。楚相黄歇亲自率军攻汉北,一路自韩国南下攻叶,一路自襄阳北上击邓,夹击汉北。

而齐国方面,庞煖率军十万出武遂,自南向北,攻上党,蒙骜率军十万出邯郸,自动向西攻上党,大将廉颇、乐乘率部分齐军、燕赵之军,以及数万招募的胡人骑兵,共二十万大军,自草原南下攻晋阳。

秦国面对齐楚两国的联合进攻,越发感觉乏力,难以同时与齐楚敌对。

而此时,因为秦国的特殊用人政策,优待各国智能之士而愚弄本国百姓,且打击本国士人,再加上齐国大规模培养士人二十余年,并派出大量士人入秦,以至于秦国朝中还有地方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的官员是齐国人,而三晋燕国流亡秦国的士人也有四分之一,而剩下的一半则是秦国本土的贵族以及公室中人。

于是,在齐国士人的鼓动下,秦国朝野出现大股连齐伐楚的声音。

而秦王稷亦感觉齐楚联盟对秦国而言乃是灾难,必须拆散齐楚联盟,最好是与其中一个国家联合,并共同针对另一个国家。

接着秦王稷对比齐楚两国与秦国的仇恨,对比河东与汉北的重要程度,以为汉北更重要一些,而且放弃河东以河水为依托,也更有利于防守。

于是秦国重点防御汉北,然后一面在河东险要之处布防,一面遣使去齐,欲以河东为代价,连齐伐楚。

秦使去齐,齐国群臣发生激烈的争论,两月后,齐国拒绝了秦国的请求。

秦王稷闻之,怨齐国。

又一月,廉颇率领的二十万大军突破秦军的封锁,杀到晋阳城外。

接着廉颇一面兵围晋阳,一面派出骑兵袭扰河东各地,威胁上党。河东各地秦人皆惧。

两月后,庞煖与蒙骜先后攻破上党秦军防线,杀入河东腹地。

秦将王龁见此,率军退守上郡,并沿河水布防以备齐国。

齐军遂取河东。

接着,齐国考虑到秦关险隘,易守难攻,而且齐国还没有同时对付齐楚两国的实力。于是,齐国调整战略,转攻为守,一边巩固新地,一边封锁秦国,一边派出大量秦国急缺的士人入秦,以针对秦国的缺陷,从内部瓦解秦国。

于是,齐国在河水东岸修筑长城以及关邑,并重兵守卫洛邑,以防备秦国。

而楚国闻齐国拒绝了秦国的请求,后又听说齐国的在河东的进展极为顺利,便加强了对邓城叶城的攻势。

但,秦军重兵防御汉北,楚军强攻数月不克。

齐王冀三十年十月,楚国屡战不克后,遣使向齐国求助,希望齐军能继续进兵,渡河攻打上郡,或者出兵攻打函谷关,以吸引秦军回援。

但齐国以齐军连年征战,急需修整为由,拒绝了楚国的求援。

齐王冀三十一年初,楚军强攻汉北不克,收兵回国。

齐王冀三十一冬,楚国再次遣使去齐,欲连齐伐秦,又遭到齐国的拒绝。

楚国怒之,独自出兵攻秦汉北,不胜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