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缓期 燕不学 1316 字 2022-10-25

“你们什么时候确定的人选?”她框选人员名单,问,“为什么负责人不是冯老,我也没看到她的名字?”

“淮总啊……”芮岚手上转着一支铅笔,颇是语重心长地唤了淮安一声,却答非所问,“盖茨曾经说过,人类当前面临的重大危机不是核战争,不是人工智能,更不是贫富差距,而是微生物,是病毒。纵观全世界,人们在防疫系统做出的投资少之又少。搞不好,一场流感就能要去千万人的性命。是,没错,我和恩月姐,包括费总都相信你的眼光。当然了,也是有前首富加成。”

转出残影的铅笔骤然停下,芮岚拿笔尖指向摄像头——

“你说玩票大的,我们就玩票大的,可你也不能拉这么一个人来啊。淮总。”

满满的、不加遮掩的责怪口气听得隋然如坐针毡,对面海澄却冲她挤眉弄眼,示意她看微信:「没想到啊,你淮总还有这么一面[凋谢]」

淮安反问:“怎么一个人?”

“冯老,冯忱忱,女,现年六十七岁,浙南人。”芮岚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一张极有年代感的照片,镜头对着人群中一个面容坚毅的青年女性,“九十年代初期曾在卡隆实验室参与过流感疫苗的研制,为期两年,这是她最后的研究履历。之后呢,除了两千年初在几个小刊物上发表过几篇论文,她什么资历都没有,在网络上,我们查不到她更多资料。”

芮岚咬重了“在网络上”四个字,潜台词像是现实中找到了线索。

果然,喝了口水,她续道:“结果我前天跟刘教授随口提到,他给了我几个联系方式,然后我联系上了以前冯老在卡隆的同事,你猜怎么着?”

淮安放开鼠标,揉了揉额角,“你得到的信息不一定全面。”

“所以你很清楚,但你没有告诉我们,”芮岚往后靠,大幅度地摊开手,表情复杂,“冯忱忱因为擅用添加剂被卡隆实验室解雇的。”

“那个时期国际环境对华人的敌意非常大,何况冯老又是女性。”淮安说,“离开卡隆,冯老去了昆士兰,参加对亨德拉病毒的范围调查。我这次去澳洲,和当年调查小组的组长见过几次,我们聊得很深入,关于冯老,关于传染性疾病。”

“去昆士兰,冯老的同事也提了一嘴,但她参与的只是持续不到半年的传染源接触者调查,没有研究,她九五九六年就回国了。回国以后,冯老没有继续从事研究,而是……你们知道那时候流行什么吗?”

海澄早就从对面转移到摄像头对着的这一侧,闻言一拍手,“炒股啊,九五年‘327事件’一出,国内股市突飞猛进,人人炒股,谁不炒。”

隋然托着下巴转四十五度,看突然兴奋的海总。

淮安和芮岚进入正题,她和海澄两个人基本上也进入听天书的状态,什么实验室、疫苗、流行病、病毒,离她们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