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缓期 燕不学 864 字 2022-10-25

“不要想太多。”

随即,额头——准确地说,眉心——像被什么触碰了。

错觉吗?

紧蹙的眉头不觉间松开,隋然茫然地抬起头,没有错过淮安收手的动作。落回身侧时,她虚虚攥了一把,转回厨台。

“你喜欢你的工作么?”淮安关掉蒸锅的火,背对着她问。

“不喜欢也不会第一个想到回来做。”隋然暗自感谢淮总放了她一马,没有继续追问,以轻松的语气道,“我中间空窗太久,真要找别的工作不一定好找。兆悦起码有海澄在,能拉我一把。”

“海澄对你蛮特别的。”

隋然摸不准她是接着自己的话提到海澄,还是对海澄有其他想法,想了想,说:“是遇到困难会想求助的朋友。她挺厉害。”

淮安“嗯”了声,表示自己在听。

作为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人大概都会有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对于肯定自身存在价值的需求——换言之,是“被需要”,或者“有依靠”,亦或两者兼有。

一些人会将需求投放到外界,继而从外界的反馈获取满足感。

另一些人专注于自我,无论外界如何纷扰变迁,他她知道自己正在走的路通往何方,他她不会怀疑自己正在、将要进行的事业的价值,对于自己的意义。

一只手数得出的交际范围,海澄属于后者,隋然估计自己一辈子达不到她那种境界,只好当个搬砖工,看着路在自己手下一块砖一块砖地铺平,铺开。

比如说,先从站稳脚跟开始。

“我回兆悦干这行也抱着投机的想法。辛苦是辛苦,事儿也多,不过来钱快,收入没有天花板。”隋然说,“也是ni时期的收获。”

五年前,ni的项目给她彻彻底底上了一堂社会大课。她顶着公司和海澄的压力,在业主招商和淮安之间来回周旋,像陀螺似的团团转,时不时再受点同行撬客的惊吓,折腾得够呛,但最后的收益超出想象,数倍回报了付出。

ni项目算是她人生的拐点,从那时起,指明了她往后数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