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以太子马首是瞻

大靖日月 沐侯而冠 1368 字 2022-08-28

上首那人停笔搁砚,抬眼看来,淡声道:“说”。

何笥胸口一噎,无形之中气场似乎被压了一头。

他深吸口气后,目光灼灼,一字一句地道:“敢问大都督缘何不遵中枢令谕?”

帐中气氛一凝,中间炉火呼呼,风雪入内,飘摇不定,将众将面无表情的面目映照的糊模不清,阴晴不定。

一声轻笑响起,立于案几左侧的一位锦袍道人故作轻叹道:“朝廷有妖孽作祟,所下政令模糊不清,难辨真假,故我东燕军未曾理会,这莫非有何不对么?”

何笥尚未言语,其身后一位俊彦小臣忽然开腔:“不知蔡先生口中的‘妖孽’是指何人?”

蔡熙,东燕军首席幕僚,也是大都督的第一心腹。

左侧军将冷哼,不屑地道:“妖氛冲天,你太康人不觉得窒息,我东燕还耻于为伍呢。”

你到底站哪边儿,你他娘的倒是给个明信儿啊。

轻咳一声后,那小臣扬眉变脸,蓦然拔刀,铿锵一声,闪亮刀刃令场中军将瞳孔一缩,轰地一声,齐齐起身怒斥:“大胆!”

“放肆!!”

“小儿莫非要造反?”

便是那幕僚蔡熙也饶有兴趣地瞅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使臣何故要造反?”

俊彦小生也豁出去了,将吓懵了的何笥一把推开,钢刃一抬,刀尖向内,气势张扬跋扈,厉声喝道:???

“东燕军设立初衷乃是为抵御云霄南下,庇护三州百姓,然而你等专掌两万将士,不为大靖守国也就罢了,竟还想纵敌犯境不成?”

三日前,太康中枢传渝北地诸军,换防接谕以待敌寇,然而东燕军接令后迟迟不动,引来中枢质疑,故有此使团。

当然,这是官方说法。

而这位尾随何笥前来的年轻人名唤房骏峤,本是青州高夏人,自幼熟读诸子兵法,自诩胸藏三百计,腹有万千书,渴望以‘三寸不烂之舌’打下北蛮南贼。

不过自登科以后,便寄居太康,在门下省履任主事多年,小小八品芝麻官,让他整日愁的裤裆都在打秋风。

这不,闻讯东燕有变,且万宁宫似对太子镇抚不力有所不满,故将再派德高望重之人坐镇此地,他顿时嗅到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番摩拳擦掌,托关系、卖人情以及捯饬金银软币之后,便混进了‘太康巡察使团’,虽然忝为三四,不,第六把手,但他士气高昂、胆气十足啊,故而被何笥看重,视为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