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抄家灭族后,有何启发?

大靖日月 沐侯而冠 2798 字 2022-08-28

崔氏作为大靖九大世族之一,其底蕴之深厚岂是寻常,倘若晋王府敢贸然割肉,其必然不会束手就擒。

王老太君冷嗤:“你是在说笑么?”

屋内炊烟袅袅,升入房梁后,侵入淡黄明瓦之外,循着缝隙,飘散在空中。

躬身弯腰蹲在板凳上的老人不言不语,宋翮额上似有细汗,下意识擦了擦。

屋内气氛微凝,老人拨弄一番炭火后,眼皮耸拉,缓缓言道:“崔氏毕竟是大族,不可妄动。”

他抬眼看向宋翮,见对方身子一矮后,老人轻笑道:“何况抄家灭族这种大事,理应上报刑部、大理寺,由圣人裁决,我等寻常百姓岂可动用私刑?还是再想一个法子吧。”

宋翮心中微苦,居然又把这麻烦踢给他了,小心看了看老人后,他小声地言道:“对于九大世族而言,金钱、人命都不值钱,他们也不在乎,唯一在乎的便是面子与里子。”

“这次太子殿下杀了崔氏一位嫡传子嗣,恐会惹恼他们,说不定便会在殿下北上途中埋下杀手,等着殿下。”

他语气一顿,眼神莫名,无奈道:“何况还因此死了一位真人,所以据微臣推测,这次崔氏怕是会大动干戈。”

王老太君垂帘,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夏侯淳,苍迈眼神稍显锐利,昨日那场斗法传遍全城,她自然也从头看到尾,倘若说夏侯淳以清丹境游斗真人还只是让她震动的话,那么请动佛门除掉一位真人便足以让她震撼了。

此子,恐将成气候。

她瞥了一眼宋翮后,目光一闪后,轻咳一声。

炉盆旁老人抬头,笑着道:“王妹子有话不妨直说。”

王老太君当即敛眉,道声不敢后,稍加斟酌后,轻声道:“崔家那位小子老身算是看着长大的,掌族二十年,少有差错,手腕能力在同辈之中也算翘楚,虽说这些年跟着萧相做了不少糊涂事,可对大靖而言,不算有功,也算无过。”

她垂帘,诚恳言道:“冕下既是局外人,理当远遁世外,这些凡尘俗事切勿沾染过深啊。”

宋翮变色,低声道:“你在乱说什么?”

炉盆般老人笑了笑,转头看向夏侯淳:“你以为该当如何?”

夏侯淳蹲在身侧,闻言连忙起身,垂手而立,恭谨言道:“回大爷爷,这一切祸患皆是孙儿惹出,自当由孙儿解决。”

老人欣慰地点了点头,赞赏道:“我夏侯氏族男儿,若连杀个人都要瞻前顾后,那你这个太子之位也算做到头了。”

宋翮身子一颤,垂头不言。

王老太君眼神微沉,正欲反驳,怎料左侧衣衫突然被拉了一下。

她冷冷地瞥了一眼宋翮,心中冷哼,转过头来深深地看了眼夏侯淳后,便不再多言。

老人置若罔闻,用铜钳敲了敲炉盆。

吱呀一声,夏侯融应声而入,朝着老人躬身听训。

老人抬眼,一脸慈祥,语声温和,轻声道:“太子安危关系国家社稷,不容有失。”

晋王沉默少许后,垂声道:“敢问父王之意是?”

老人没有回答,将火钳递给夏侯淳,含笑问道:“当年你祖父带着我们造反时,同样选在寒冬腊月,你可知这是为何?”

夏侯淳闻言一怔,下意识看了一眼躬身的新晋王后,硬着头皮言道:“孙儿不知。”

老人敲了敲夏侯淳前额,笑道:“听闻你自幼内秀,岂会不知其中深意?”

他徐徐踱步,行至窗前,背着手凝视外间渐渐晴朗碧空,颇有‘云霁天清’之意,老人目光浑浊,语气淡漠道:“因为我幽燕大军常年身居北境苦寒之地,能耐寒,可抗冻,即便是秋冬时节,战力仍然不减。

而前燕大军承平多年,外衰内腐,战力较之当年早已十不存一,再加上前燕内部职权混乱,兵不知将不知兵,可谓是上下离心、内外混乱,彼消我涨之下,我大靖军队战力自然胜其一筹。”

夏侯淳顿伏,“原来如此,孙儿明白了。”

老人转身,笑着指了指那炉正在燃烧的炭薪,笑道:“另外,在攻伐前燕太安城时,发生了一件趣事,当年你祖父决定起兵时,缺乏娘草军饷,便找博陵崔氏要了三万石,岂料对方睁着眼睛说瞎说,告诉你祖父,竟说没有,把他气得差点先把拿崔氏祭旗。”

夏侯淳眼睛一亮:“那最后,动手了么?”

老人摇头:“他怕节外生枝,也怕打草惊蛇,便暂时放过了崔氏。”

他目光淡漠,冷哂道:“不过事后老爷子攻克太安后,他们立马屁颠儿屁颠儿的送了十万石粮,说是犒劳义师,老爷子便揭过这茬,既往不咎了。”

老人微微眯眼,莫名地轻笑了一声,“不过据我所知,这次云霄南下,背后便有他们崔氏的影子。”

屋内炭火一晃,飘摇不定。

宋翮双腿一颤,崔氏与云霄有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