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经历两世,成为任务者,见过了诸多婚姻中的不平之后,岳如意以为自己已经体验到了“清风拂山冈,明月照大江”的意境。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情绪都不会太过激动。

可惜,这只是她以为,这只是因为她没有遇到更多的不平之事。

在主神世界的静室见到罗晶,听她哭泣着讲完自己的故事,岳如意已经愤怒地跳了起来,一拍桌子,大喝道:“可恶!这也太无耻了!”

又是一个老实人被欺负的故事,但是,这涉及到了高考公平,就不只是欺负一个老实人,而是挑战社会公平底线的问题了。

罗家坪,是黄甲乡下面的一个小村庄,位于云雾山的半山腰上,规模不大,总共才六十七户人家。这里是山区,土壤贫瘠,除了红薯和玉米,产量都不行,种出来的稻米,只够自己家吃。山上有不少油茶果树,村民每年五月采了油茶果,晒干后土法榨油,这样换点钱买些日用品。

罗家坪村子不大,山路不好走,外出交通不便,所有这里每户都很穷。除了一个小小的供销社,卖些日常的油盐酱醋茶之外,再没有任何商业、邮局、银行这些城市里常见的配套。村里的孩子若是上学,都得走十几里山路,去乡里的黄甲小学。

可想而知,要从这样的村子读书出去,考上大学,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罗晶,就是从这个村子读书出来的一个女孩子。农村重男轻女,女孩子很小就开始帮家中做事,罗晶作为家中的长女,能够一直读书,进入县城最好的高中,更加难得。

罗晶是罗家坪的骄傲,因为她从小就聪慧无比。老人们随口讲的故事,她过目不忘;电视里播放的片头、片尾曲,她只要听过几遍就能哼哼;才四、五岁,家里人让她去代销社买东西,帐算得妥妥贴贴。这样的孩子,哪个不爱?就连村长,都和罗晶的父亲罗学福谈心:“这女娃娃,太聪明,别浪费了啊。你们如果供不起,我们村里来想办法!”

就这样,罗晶五岁就跟着村里的大娃娃一起,上了小学,一路顺利。别人家里是大孩子带弟弟妹妹,罗晶家里是弟弟妹妹做事,姐姐读书。罗晶知道,如果不是村长资助,如果不是村里长辈凑钱,如果不是弟弟妹妹懂事,她根本没有机会走出山沟沟,因此,她学习非常刻苦努力。

别的孩子需要大人连哄带骗才肯看书,她天天抱着课本不肯撒手,连数学书都恨不得倒背如流。这么一个既聪明又勤奋的学生,哪个老师不爱?

罗晶小学毕业之后,去了黄甲初中,然后,考上了昌平县最好的鸿飞一中。

到了鸿飞一中,这个高手如云的公立学校,天资出众的罗晶,她的学习短板就开始突显了出来:她从小苦读,知识面不够丰富,英语口语和听力差,作文深度不够。高一摸底考试成绩一出来,罗晶就懵了。一直独占鳌头的她,一直是学校优等生的她,总分竟然没有进前五十名!

罗晶的语文老师、班主任邱实老师,及时发现了她的问题,耐心地辅导、开解她,带她办了图书馆的借阅证,为她开阅读书目,有针对性地提高她的作文水平。甚至,邱老师还带了录音机到办公室,每天中午借给罗晶听半个小时。就这样,罗晶的成绩有了飞速的进步。

罗晶非常感激邱老师,觉得她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人。她甚至还在想,如果将来自己有了出息,一定要好好感谢邱老师。

寒窗苦读十一年,1990年的七月,罗晶终于踏上了检验自己所学的阶段——高考开始了!

那一年的夏天,热得出奇,考场上两台吊扇呼呼地吹着,都不管用,汗流浃背。罗晶非常紧张,紧张到晚上睡不着觉,紧张到第一场打开语文试卷,看到第一道题就脑子一片空白:“《史记》的作者到底是司马光、还是司马迁?”

考完试,罗晶的腿都是软的,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考得好不好,她想哭。

高考之后,罗晶回到了家,紧张地等待分数和录取通知书。她估摸着出分数了,跑了十几里山路,到了山脚下村子的邮局打电话给邱老师,邱老师告诉她,她的成绩只有510分,不算好,当初填的志愿都偏高,估计没戏了。罗晶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

又等了很久,果然没有收到任何录取通知书,罗晶痛苦万分,询问家人,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最后还是父亲和村长一起做的决定:复读!再读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