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昭武军

现在他们只需要将思路变一变,很快就可以拿出刘易所需要的成品。

矿场的那条溪流旁,架起了一座座水车,水车连接着水力锻锤等水力机械。

刘易还提出了流水线和标准化作业,一点点在矿场中推广开来,矿场的工作效率不断的提高。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刘易就能做到整只团练人人着甲。

……

刘易回到了刘家老宅,便径直前往了刘老爷的书房。

推门进去,刘易开口询问道。

“父亲,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刘老爷抬头,搁下笔说道。

“羊毛工坊落成了,用的是你刚弄出来的水泥,只要招齐了工人,很快就可以投产。”

刘易点点头,一双眼睛里却是爆发出一阵金光。

羊毛工坊,可是关乎他的发财大计!

虽说在上次攻灭青冈山之后,刘家缴获了一大批钱财。

但是若是没有进项,再多的钱财很快也会花光的。

但如果搞出羊毛作坊的话,刘易就能掌握一条稳定的,源源不断的财路。

并且,只要他能扩大生产,就能一直卖出去,根本不担心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还有就是,毛纺其实还包含着他的一点野望!

为什么中原王朝几千年来一直不能降服整个草原?

很简单,因为草原上没有利益可图,即使是占据了,草原上所能获得的收益,也要远小于付出。

中原王朝在鼎盛时期,为了国家安全,自然会将草原纳入版图。

但是,等王朝衰落,草原上还无利可图,那么朝臣做出弃守草原就不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了。

至于说什么草原气候恶劣,不适合生存……

都是次要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两岸还都是瘴气遍地,沼泽丛生的蛮荒之地呢。

到了大明,不都变成大明的财税重地,鱼米之乡了吗?

为什么能够这样?

因为长江两岸在开垦后,能够发展农业,而点亮了种地这个科技树的中国人,会将每一片能够开垦为耕田的土地,变成祖宗之地。

就算是王朝衰落,也绝没有人会做出放弃江南湖广的选择。

因为江南和湖广是优质股,是赚的,朝廷投入很少的精力,每年就能收获丰厚的赋税。

这样的地方,谁也不可能放弃!

而草原呢?

朝廷付出众多,还没什么收获!

只要一日不能改变这一点,草原就永远都不可能被中原王朝纳入版图。

至于说满清……

谁告诉你满清是中原王朝的?

人家是渔猎民族,祖宗之地在辽东呢!

英国的羊吃人运动究竟是怎么回事?还不是贵族老爷们见毛纺业发展,养羊有赚头,然后就开始了圈地运动,将农田变成了牧场,将农民便成了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