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教皇学孔孟!(求订阅)

幸好永乐大典中有全套图纸,能够照着仿照,而西方大帆船,郑芝龙手底下的造船厂,也是能够建造的。

中国现在的海船,最多只能跑跑南洋,再想要往更远的地方跑,怕是到不了船只就要散架。

所以,在造出足够的新海船之前,大汉并不着急和欧洲做贸易。

而等大汉有了能跑远洋的海船之后,海军应该就壮大到不怕欧洲海军的地步了。

最好到时候双方先在南洋,印度,或者美洲打上一场大海战,然后再谈贸易的事情。

否则的话,中国对欧洲没有足够的威慑力,中国的船只拉着货物跑到欧洲去,那就是一只只洗干剥净的肥羊。

欧洲那群强盗,绝对不可能放过!

贸易贸易,有来有往才能叫贸易,只能你来,我不能去,叫哪门子的贸易!

倒不如不做!

至于说和欧洲人做贸易能够获得的利润,在国家尊严面前,可以忽略不计。

反正大汉和周边国家做生意也能找补回来。

这个年代的中国,看全世界都是穷鬼!

需要金银的话,隔壁就是盛产金银的小日本,何必舍近求远。

再说了,刘易只是不允许欧洲人登陆大汉本土,又没下令海禁隔绝双方交流,不允许大汉的商人走出去。

两边不能在中国直接做生意,在日本,在琉球,在南洋随便找个地方,倒手做生意也是一样的。

不妨碍聪明的商人们借此牟利!

那些商人在外边赚到金银,最终还是要运回大汉,不管是购置田产,还是开设工坊,还是挖个地窖埋起来,结果都一样。

欧洲人从美洲非洲掠夺到的金银,还是进入了中国人的口袋。

刘易紧接着又开口说道。

“至于说传教之事,不许!”

“尔等西人之宗教,不敬祖宗,不尊孔孟,乃拜一上帝尔,实乃不孝!”

“我大汉自有我大汉之现状,同尔等西人不同,传教之事,皆不许也!”

“若想传教,可令尔等之教皇,至大汉朝拜于朕,朕可许其入我大汉国子监学习,拜孔孟二圣,习仁义之道,将孔孟之道同尔等之宗教教义相结合。”

“若可符合我大汉之国情,方能允许传教,否则免谈!”

教皇有可能来大汉的国子监学孔孟儒学吗?

那不是扯蛋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