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丝绸之路!

回到御书房,刘易处理起了政务。

最近大汉的朝政,除去征日之外,最总要的就是对西域的开发了。

既然重设了西域都护府,那就得让西域都护府发挥出它该有的作用来。

打通丝绸之路!

对外贸易可不是光有海贸,走陆路也是可以的。

尤其是在前往中亚印度进行贸易的海路打不通的情况下,即使陆路再如何的费时费力,也要被当做是对外贸易的一种手段。

所以,修路就很有必要了!

修通由西安到莎车的水泥路的方案,被建设部相关官员呈送到了刘易面前。

刘易看完施工方案,却是沉思了起来。

要在大沙漠中修一条水泥路,最大的困难不是别的,而是水源。

水泥得有水才能用,如果不能就地取材,而是从玉门关关内往西运送的话,成本就太高了。

还有就是,即使路修通了,如何养护也是一个大问题。

在沙漠里修好的水泥路,如果不做养护,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风沙给填埋调。

如何防风沙,就是第二个困难。

还有就是劳动力如何解决。

劳改营是一方面,但肯定不够。

强征民夫不可行,刘易宁愿先搁置这条水泥路的修建,也不会去强征民夫。

但要花钱雇佣民工的话,玉门关关内的一段还好说,但关外的一段就很有问题了。

民工们估计是不肯出关的,只能从当地雇佣。

但是,当地的民生却是被清军给破坏的一团糟也就罢了,人口也基本上在清军西迁时,被用刀子逼着一起向西迁移了。

所以,大汉根本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去修通这条连接西安和莎车的水泥路。

解决不了这三个问题,想要修通从西安到莎车的水泥路,简直是白日做梦。

思来想去,刘易拿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水源问题,刘易的决断是沿着青藏高原往过修。

养护问题的话,在水泥路两侧种植梭梭树。

刘易作为一个穿越者,可是知道梭梭树,这种后世中国用来治理沙漠的利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