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郑芝龙的识相!

文以泰看的出来,皇帝对着所谓的黄河水道治理工程草案,是相当动心的。

让皇帝感到迟疑,拿不定主意的,只是治河工程的花费,而绝非治河本身。

刘易是个好皇帝,这是天下共认的事实。

他一手主持的大汉新政,几乎是惠及天下万民。

不管是富庶的江南,还是较为困难的北地,较之明末的乱世,流民遍地,天灾不断,人相识的种种惨剧,都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最起码现在的大汉,饿死人的情况,已经好长时间没再发生过了。

他爱惜百姓,废除苛捐杂税,废除摊派,废除徭役,振兴工商,让大汉政权深入乡村,明刑律正法典,对外积极开扩进取……

说是万家生佛也不为过!

民间不少百姓家中,都供着皇帝的长生牌,希望皇帝能够平安长寿,一直做皇帝。

这简直就是对一个皇帝最大的褒扬!

谁也无法反驳刘易的雄才大略和绝顶聪明。

但不可避免的,刘易也和历史上那些同样雄才大略的帝王,犯了相同的毛病。

简单点来说就是都比较喜欢折腾!

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明太祖明成祖,基本上这些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帝王,都比较喜欢折腾。

就比如说秦始皇一统六国,修长城,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汉武帝北伐匈奴,唐太宗灭突厥,明太祖前后八次北伐,明成祖五征草原,七下西洋……

成功了,就是功绩,就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就会被后人万世铭记。

但也不是没有失败了翻车的。

就比如说隋炀帝,开科举,修运河,伐突厥,征高句丽,历史上比他更能折腾的皇帝也没有几个了。

抛开人品不论,光是凭开科举修运河两项功绩,如果不是他翻车了,隋炀帝的功绩,也就只差秦始皇书同文一点了。

刘易也是这么一位爱折腾的帝王,对内改革,甚至是打压儒学,扶持工商。

对外积极开扩,扬国威于海外,掠夺资源以供养大汉本土。

对外频频征伐,对内也是大工程不断。

光是看大汉的财政情况,看着那一年下来每每都会变得空荡荡的国库,文以泰觉得,大汉完全就是一副随时都在翻车线上下徘徊的样子……

指不定什么时候有个意外,刘易就要步隋炀帝的后尘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