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快乐教育

更过分的是尝趋百里外这一句。

真正的穷人,这辈子都没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地方,怎么可能尝趋百里外?

路上路费不要钱的吗?

还特么是经常去!

看到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寒门。

可能他们确实家境破落,比不上那些真正的豪门,但最起码也得是一个中产才行。

只有破落的豪门才能被称作寒门,穷的揭不开锅的叫做黎庶,叫做黔首,是不配被称为寒门的。

科举确实较为公平没错,通过考试的方式选官,断绝了统治阶级被垄断的可能性,使得底层有了上升渠道。

但是,这里的底层并不是真正的底层。

受教育成本,就像是一道无形的天堑,隔断了那些真正的底层的上升通道。

没有任何明文规定,明说真正的底层不能参加科举,但是真正的底层根本付不起受教育的成本,这个上升通道有和没有没区别。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发展不行,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所有人都能接受得起受教育成本了。

科举才能成为针对全社会所有阶层的,一定程度上算的上是相对公平的上升渠道。

当然,公平也只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公平!

大家都是受教育,但亿万富翁的子弟所接受的资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接受的资源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那时候,对低层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教育资源不平等,而是所谓的“快乐”教育。

顶层会向底层灌输“快乐”教育的概念,把底层都给变成快乐的小二 b。

而他们的子弟却是接受精英教育,垄断高层的地位。

但是,和这个教育资源匮乏的时代相比,快乐教育也是在接受教育啊!

刘易为了能够扩大教育资源,减少受教育成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想要短时间内改变大汉的教育行业格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才是真正的百年大计!

刘易如果想要大汉长盛不衰,让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巅峰,发展教育,便是最重要的事情。

刘易为此定下的目标是,他要在有生之年,确立义务教育为大汉千年不变之国策!

哪怕是不能学后世九年制义务教务全面发展,只是简单的完成扫盲,那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