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是该进军的时候了

织明 蜗牛非牛 2140 字 2022-10-27

而在娘娘宫鱼市场周边,一直延续到海边,几乎密布着一处处大大小小加工制作鱼干的作坊,整个鱼干加工的核心区域就在这一带。

虽沿着海边向西南也有些鱼干工坊,但也因距离娘娘宫鱼市场太远,运输不便,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

今日大堂内参与军议众人,大多数都同娘娘宫鱼市场有着或多或少的各种各样联系,这其间又有多少利益瓜葛。

鞑贼袭扰杏山粮道,各人之所以不甚关心,主要还是与各人利益攸关度太低。

虽说一旦粮道被破坏,大家都有可能要断粮,但那毕竟是大家一起挺着,最为心急的还应该是蓟辽总督洪承畴,因为他是总掌全局那个人。

可小凌河口就不一样了,这里边可是直接牵扯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这可是最为直接的个人利益。

这人啊最见不得的就是钱。

一个能让你天天躺着就能数钱的地方,你会舍得让它丢了嘛?

要知道,现在是按月度给各位大官、各镇总兵们分红银子,左手接钱已经接得惯了,能停下来吗?

那不比从身上剜一块肉下来,还叫他难受!

就如同原先一心催战的总监军张若麒,在初到松山的那次大战后,众将核对功次,他私下也收了不少好处,现在又掌握着前线的粮秣调配大权。

各镇总兵们为了多分得一些粮草,许多人都是私下到他这边进行活动,明里暗里的财帛金银,他也不知收了多少。

自那时起,他的催战之心就已有些懈怠。

而其后,随着渔业商会的组建,他在里边同样占了不少股份,其催战的心思就是荡然无存,甚至盼着锦州战事多维持一段时日。

果然,他第一个说话了,只听他道:“不可。河口囤粮之所,干系全军将士存亡,不可有失……不可有失啊!”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着,大堂内立时就人声鼎沸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中心思想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娘娘宫鱼市场不能有事。

痛骂鞑贼奸诈狡猾者有之,暗自顿足叹息者有之,甚至蓟镇总兵白广恩竟撸袖子大嚷着要同鞑贼拼死一战,也决不能使其袭扰娘娘宫鱼市场。

事实上,大明的很多官将打仗虽然有些不太在行,但若是做起买卖来,那个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其实,他们也并非全无战力,主要还是各将领们的心思没有用在打仗之上。

毕竟大明末世,许多拼杀出诸般战功之人,最后所得也只是一些封赏的虚名罢了,没得一丝实际意义。

他们这才逐渐开始消极怠工,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素,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捞钱,再用捞来的钱财豢养家丁死士。

如此往复,所以大明军将每每战败,然未到后期之时,却也没有几人阵前战亡,或是被朝廷惩处的,除非那几个家底都被自己败光之人。

就比如现在的左良玉,老子想听你的就听,不想听了,老子拉起队伍就走,又有何人敢管敢拦?

直到孙传庭复出,代替汪乔年任陕西三边总督之职后,才使出雷霆手段,以“通贼”为名,处死了秦军援剿总兵贺人龙。

而另一个明末枭雄左良玉,更是嚣张跋扈,他后期占据襄阳一带为根据地,大肆扩充兵马到几十万,更是勇敢地玩起了“清君侧”的危险游戏。

由此可见,明末时期已经开始有军阀思想抬头的趋势,许多人都是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只是大家嘴上都不说罢了。

当然,大明末年军事败坏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关饷不及时,层层克扣之后,到总兵大将手上已寥寥无几。

若是仅靠朝廷这些有限的粮饷,各人就算再克扣军饷,也养不起麾下的家丁精骑,所以都是广辟财源,可谓各显神通。

甚至有的领兵大将被逼无奈,竟暗自私遣部下假扮流寇贼匪,行打家劫舍之事,掳取金银财货以养私兵家丁的。

因此,对于娘娘宫鱼市场这块大肥肉,各人自然不容有失。

大堂内,估计就只有马科一人对此并不在乎,他的样子似乎十分的悠闲,并无其他诸将那般紧张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