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就如同人们常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浮华的每一位主角都是将大义放在了最前面。

浮华没有一个主角是完美的,虽然闪光点数不清,看似是“天才流”那种,实际上一个个数来皆有不足:天泠莲的毛躁不细致,再加上容易生气,气急了就不思考后果;江玉尧不甚善言辞,被父亲培养的有些压抑的性格;弈晓则是母亲严格,与江玉尧一般有些性格压抑;吕铭呢,大大咧咧到了极点,说话甚至时不时有些欠揍;郭瑾寒就是太过于“佛系”那种,不争不抢自己憋着,体型上面不是那种贼仙贼帅的;云祉则是小小年纪背负了太多,有时候看不到世界美的那一方面;叶青岑吊儿郎当的,各类都属于众人中平平的;蓝陌阳更吊儿郎当,混不吝的,直率中带着些许傻气;轩辕曌又时有些执拗,固执己见不容易变通;齐昊身材高,却不是那种清瘦翩翩,身材上就不是非常完美那种;潇义同样是因为身材矮些;青弘申不善言辞,不怎么说话,有些默默无闻;白承嘉肤色偏黑,有些傻傻憨憨。

诸此种种,我想要刻画的就是人人都能成为主角,人人都是主角,只要你有自己一个正确的道(或者说就是三观正)。不需要像大多数小说那样身材好有本事,性格固定高冷、跳脱,或者穿越重生。自己就是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在生活中都是主角。

故事中,我注重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人的影响。

主角们因为生活环境和父母亲友的教育方式等等的不同,于是有了不同的性格。最后因为长时间相处在同样的环境,以至于性格行事越来越像。而反派也往往是因为生活环境才导致了反派最后的形象。

反派虽然有苦衷,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了“反派行为”,但是理解不代表反派的行为就是应该的,将自己体会过的痛苦施加给别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而反过来说,同样也是社会应当意识到的问题。我们不放思考:如果反派在最落魄无助时有外界的帮助和疏导,那么后面的事会不会就不会发生?

本书本就是为了纪念一些真挚的友谊,同样的,也是一些遗憾吧,很多事,哪怕依旧是故人故地,不同的时光,再找不回曾经岁月。

终究物是人非,很多事再也回不去。即便有再多遗憾、不舍,甚至是后悔,到头来,还不过只是一句“物是人非,曲终人散。”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因为一个契机,曾给一个朋友写了一段有些感伤的抒情诗歌:

终究回不去,少年时。

终究叹不完,少年意。

终究归不得,少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