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赵王来援?!

不过此人虽然精通兵法韬略,但缺少实战经验,故最终没有让他来担任主帅。…

好在,赵天麟的副将赵武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成长,一众将领配合之下,平靖军的运转也是流畅自如。

这几日,平靖军在副将赵武的指挥下已经开始准备伐木造舟准备渡河了!

在李远、王聪二人撤退的过程之中,将之前白沟河南岸所有的渡船基本上都收缴得一干二净。

平靖军花了整整两天愣是一艘渡船都没有找到,无奈之下只能自己伐木造舟。

“赵武,对面的大营有动静吗?!”

一旁的赵武摇了摇头道,“大都督,对岸大营依旧平静如常,虽然有小股援军,但依旧无法改变其颓势。”

平靖军作战由锦衣卫北镇抚司提供情报,打起仗来事半功倍。

赵王军这反应有些出乎赵天麟的意料。

虽然雁门之败,赵王叛军折损了近十万人,但还不至于让赵王无兵可用。

根据之前锦衣卫北镇抚司与护龙山庄的情报,赵王麾下至少有雄兵四十万。

这里的兵马指的不是总兵力,而是赵王可用的机动兵力。

而前几日,似乎宁王朱权也有意加入赵王阵营之中。

作为大周实力仅次于赵王的塞王,宁王朱权的手中的兵力也不可小觑,至少在二十万左右。

张世美、朱士宏的麾下有不少于十五万的兵马,雁门关折损了近十万兵马。

加上现在李远、王聪手中的十万兵马。

赵王本部或许剩不下多少人了,但宁王朱权手中必然还有大量的兵力。

此时的赵天麟尚且不知道宁王已经被赵王软禁,还以为二王是合作关系。

赵王手中有兵却不动,难道是已经放弃李远,后退防线至燕城之前,想要在那里一决高下?!

为帅者,每一步的判断都会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能够精准操控整个战场的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

一个是淮阴侯,一个是李卫公。

赵王此举实在是有违兵法常理,白沟河天然的地利之势,足以胜过十万雄兵,轻易放弃必然有诈。

就在赵天麟、赵武二人巡查大营之时,突然河对岸的赵王军营之中爆发了巨大的呼喊之声。

即便是隔着白沟河,也能听出其中的雀跃欢欣之意。

这种情况下,能让对面的溃兵如此欢欣鼓舞的,那便只剩下一个可能——援兵来了!

而且赵天麟还有一个更加大胆的猜测,这援军的领兵之人,乃是赵王朱楷。

赵王溃军的士气已经涣散至一个低谷,普通的援军是决计不可能让他们有如此欢欣鼓舞之气的。

若是赵王亲自领兵,便能轻松恢复原本即将崩溃的士气。

而且赵王自己也是天下名将之一,他亲自领兵合情合理。

“赵武,你让锦衣卫的弟兄们查一下,赵王朱楷最近的动向。”

赵武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大都督,伱的意思是,这李远所部的援军是赵王?!”

赵武的语气之中也带着不可思议和惊喜。

赵王乃是这靖难之役的源头,只要能把赵王收拾了,所谓的奉天靖难也就成了一场笑话了。

赵天麟点了点,随即双眸看向了白沟河对岸的赵王军大营。

原本还带着浑浊之意的眼眸立时变得犀利锋芒,让人不敢直视。

“若是赵王真的亲自带兵来援,那我们的战术战法也要换了!”

来都来了,那就别走了!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