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犯了忌讳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091 字 2022-10-31

可惜,在当年南京投奴案一事上,大量的高官被拿下,中上层的江南子弟不多了。

话虽然如此,但这股力量仍旧不可小觑。

“烦不胜烦!”

王应熊躺在摇椅上,穿着单薄的外衣,一旁两个挥舞蒲扇的丫鬟,但依旧汗流浃背。

“江南毕竟是朝廷根基。”

吏部尚书姜宏图则年岁大了,坐在那饮着热茶,并不觉得太热。

“这倒是。”王应熊点点头,附和道:“不到户部,不知江南三地之盛。”

在北方清一色免税三年,半税两年期间,大明的财政全靠南方来支撑。

安徽、江苏、应天府三地,一年所纳的淮盐,就超过了六百万块,关税,商税也有几百万之多。

而在田税上,由于江南多栽桑、麻、棉等经济作物,亩纳三分的负担并不大,反而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江南百姓更是雀跃,终于能正常的纳税了。

要知道在前明时,光是苏州府一年的田税,就能上缴八十万两;松江府一年就能贡献200万匹布帛,而全国上供也不过六七百万。

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此四省占据了朝廷赋税的半壁江山,所以江南绝不能出乱子。

“小惩大诫。”

高宏图摇摇头,露出一丝笑容:“谁说人心惶惶,但到底不是什么掉脑袋的事,不过是那群大胆的士绅犯了朝廷忌讳。”

“想来,等过段时间,这群人就能有结果了,你可得劝劝他们,莫要太冲动了。”

说着,高宏图严肃道:“当今,可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别闹到最后不可收拾。”

“我明白。”王应熊点点头,露出自信地笑容:“一切我都懂。”

几日后,朝廷就有了决议,将这些人等,全部迁移至宁夏、甘肃二省,田产全部没收,仅留浮财傍身。

让这群人去边疆为大明添砖加瓦,总算没闹出人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