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很简单啊。”秦风一脸轻松道,“十八中有在校生2000人,附近还有两所小学,我假设路过后巷的人数是1500个,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买我的东西,而每天真正关顾我的人,又是三分之一中的三分之一,那就是大概150人次,平均每个人买3串烤串,每串的纯利润算5毛,一个月的纯收入就能轻松过6000。只要我的市场策略足够精准,用不了三个月,收入至少能再提升30,到时候收入稳定了,招牌也打响了,我就在附近租一个门面。到了明年夏天,我就趁奥运会,搞一场喝啤酒、吃烧烤、看奥运的活动,只要一台大屏电视,就能吸引来茫茫多的客人。从此以后,白天出摊卖烤串,晚上开门做宵夜,再咬咬牙,甚至可以清晨再来一波早餐。徐董,你算算看,这么干的话,我一个月纯收入2万应该是稳稳的吧?”

徐国庆被秦风算得一阵发呆。

眼前这小子,哪里是什么退学的小孩,分明就是一个成熟至极的生意人啊!

而且徐国庆还不得不承认,从做生意的大思路上来讲,秦风简直就是他年轻时候的翻版——也不对,秦风显然比他还早开窍了好几年。

“你这些东西,都是从哪儿学的?”徐国庆很费解地问道。

秦风这下不谦虚了,张口就吹:“我每天晚上都去书店看书,市场营销和管理那一片,我全都翻过,应该属于自学成才吧。”

徐国庆听完后,又是一阵愣神,隔了好几秒,他才问道:“如果没来我这里,你会选择做什么?”

秦风想都不想就回答道:“应该会是文具,直接把东西带到学校门口去卖。”

“也就是说,你是因为来了我这里,才决定做餐饮的?”

“对,我发现做餐饮积累资金的速度,以及这一行的持续发展性都是最好的,而且对初始资金的要求极低。”

徐国庆缓缓点了点头,说:“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做餐饮,什么最重要?”

秦风思考了片刻,给了一个很高大上的答案:“是良心。”

第十四章 年关将至

良心,听起来有情怀到爆,但真正的生意人,从来不靠情怀赚钱。

秦风的答案让徐国庆很无语,或者说,让徐国庆瞬间失去了继续和秦风交谈的心情。

徐国庆欣赏聪明的小孩,却不喜欢小孩耍小聪明,所以秦风和徐国庆扯完蛋的第二天,就被撸掉了“采购助理”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