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怕是哪家总兵官的家丁吧,你看他们从军官到小兵,人人都身披铁甲,还每人都骑马,这要花费多少银钱啊?”

“就是,那身铁甲,我身为把总都没有,他们随便一个小兵,倒是有一副铁甲……”

“你看见他们身后的辎兵辅兵没有,怕是我们家军门标下的家丁,也不过如此吧?”

“看旗号是一只山西镇来的客军,有谁知道山西镇哪家姓黄的将官这么有钱?”

“我怎么知道,这是要问我们家的杨参将了,他识字,经常会看些朝廷邸报之类的……”

在沿途各兵的议论及各色目光中,前面的两千三百五寨堡将士们,个个骑在马上,高高昂着头,神情骄傲地一路前进,就是在队伍身后的一千辅兵们,也是催赶押解着骡马粮饷军器,满脸红光地紧紧跟进。当然,相对于普通士兵们的满脸骄傲,黄来福倒是神情平静,骑在高头大马上,不时和那位领路的中军营官说话。

由于将来到来的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等中三边援军是由李如松提督独制,并不是由总督魏学曾统一调度,所以先期赶到的李如柏、李如樟兄弟并不听从魏学曾的调派,而且为了表示两派有别,他兄弟二人扎的营房,还稍稍离城下各路扎营的大明军营偏些。

黄来福领的山西镇援军,同样是受李如松提督节制,自然是要去李如柏等人的营帐旁扎营。

在宁夏镇城离北门不远,靠东北边的一条水渠旁,原来有一个叫月牙村的小村子,村内原多有土木结构,平顶无瓦的四合院,不过战火燃起后,村内的大多数房屋己经毁了,只余下少数部分房屋良好,至于村内的村民们,早己逃亡一空。

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一个作为先锋官,一个作为押运官,领有几千人的样子,此时他们大军的营房,就是围着月牙村而扎。

此时李如柏身为参将,李如樟身为都指挥佥事,加都司衔,二人的官职,都远远不如黄来福。而二人也早得到黄来福领军到来的消息,虽说二人身为提督李如松之弟,平时走到哪里,都是别人巴结逢迎他们,但军仪上,却不好失礼,加上这是第一只到来的“己方”兵马,因此二人带着一些亲将家丁,远远的迎出营房来。

很快,二人就见到黄来福的铁甲骑兵滚滚而来,旗帜如云,那军容之盛,骨子里透出的杀气,让二人都不由大吃一惊。

宣府为天下强镇之一,有官军十五万余人,马骡五万五千多匹。连主兵,客兵,京运银、民运银、屯粮、还有盐引算在内,一年朝廷拨给粮饷近百万两。兵多粮足,二人一直以为自己宣府所出兵马为天下强军,没想到还有一个山西镇兵马,可以比得上自己兵马的。

五寨堡军队越近前来,气势越是逼人,李如柏、李如樟二人看得明白,这只军队人人高大粗壮,营养良好,装备精良,顾盼间,个个都是锐气十足。如果说自己和大哥李如松领的家丁们,也有这样的素质外,宣府镇普通的士兵们,就远远赶不上这样的素质装备了。

特别是前面那滚滚而来的三百铁甲骑兵,就是大哥李如松手下的三千家丁中,怕也只找得出数百人才有这样的装备及锐气。就不知道这只军队,是不是全部都是那山西镇副总兵官黄来福的家丁。

李如樟道:“二哥,我常听人言,天下强军中,唯有戚爷爷在蓟镇调教出来的蓟镇军,还有大哥的宣府军,爹爹领的辽东军,方能称之为天下强军,没想到这山西军,竟也强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