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淮左四族,江右八姓。

“哦?”王政闻言大生好奇,侧目王熊:“说来听听?”

“不知将军可听过淮左四族,江右八姓?”

“自然听过。”王政此时恰好看的便是一卷扬州的地方志,闻言笑了笑道:“所谓淮左四族,说的便是庐江和九江两个地方的四大名门望族,比如咱们在合肥见过的周瑜,便是出自庐江周氏”顿了顿,又指着王熊调侃道:“以及那位想要和你结拜为兄弟的沉殊,出身的寿春沉氏,便都位列这淮左四族。”

“至于江右八姓么,指的便是吴郡的张、顾、朱、陆四姓和会稽郡的虞、魏、孔,贺诸家了。”

此时乌程沉氏尚不如寿春沉氏远矣,世间更无吴兴此名,要到三国后期的吴甘露二年(公元266年),吴主孙皓取“吴国兴盛”之意,改乌程为吴兴,方有吴兴郡的出现,其辖地正好便是后世天朝的浙江湖州。

至于江右八姓也正是在这一代开始英杰辈出,比如顾雍如今便是袁术麾下仅次杨弘的第二谋臣,而在原本的历史上,江右八姓更是在孙权继位后开始出现隐隐压制淮左四族的迹象,直到周瑜英年早逝后,更是彻底把持了东吴的政坛。

“将军所言正是。”王熊道:“末将前日便结识了一位都尉,名叫陆绩,字公纪,正是寿春西城门的副城守官。”

“本将记得你提过此人,”王政点了点头:“当时是说尚需时日了解,怎地今日又提起了?”

城守官的位置何等重要,但凡袁术不傻,委以重任的自然都是亲信,想要收买的可能性自也不大,所以王熊、李仁乃至周泰几人这段时间虽然收获不少,但这样关键位置的目前别说收买,算的上交好亲近的都是一个没有。

“禀将军,却是末将今日从那沉殊嘴里得知一事。”

王熊兴奋地道:“没想到这陆绩职位虽然不高,却正是出身吴郡陆氏,且此人的父亲,便是之前的庐江太守陆康!“

“哦?”王政闻言,登时面露讶然,“这陆绩竟是陆康之子?那他怎地还能当上城守官这等要职的?”

难怪王政不解,陆康此人乃是江东名士,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后出任高成县令,之后汉灵帝为了要铸造铜人大幅加征税收,百姓贫苦。陆康上表劝谏,被宦官误谗为诽谤圣明的大不敬,幸而御史刘岱上奏为其求情,才只以罢官返乡论处。不过之后,朝廷又重新征召了陆康,担任议郎。

此时庐江郡出现了黄巾贼寇黄穰,连结江夏等地的势力,多达十余万,攻陷了四个县,随后被陆康击败,于是陆康被朝廷被任命为庐江太守,汉献帝刚继位时,陆康又冒着得罪袁术的风险派遣孝廉进贡朝廷,被加封忠义将军,秩达中二千石,达到了九卿级别。

也正是因此,当时已有称帝之心的袁术闻讯勃然大怒,庐江乃是临郡,一个对汉室表忠心的忠义将军对他而言,反而却是最惹眼的乱臣贼子,于是先以缺粮为名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结果陆康不仅断然否决,闭门不予,更是整修战备,摆出一副准备迎敌的姿态

这还得了?

当时袁术正是最膨胀的时候,于是便在初平四年派遣孙策和后来继任庐江太守的刘勋一同攻打皖城,陆康坚守到兴平二年终于坚持不住,城池陷落,随后不过月余,便即病逝。

可以说陆康之死虽然不是袁术,以及孙策刘勋等人亲自下手,但彼时的陆康本就是古稀老人,坚守城池两年的代价自然是将最后一点元气耗尽,油尽灯枯之下,自然绝无幸理,那么这个陆绩和袁术便可以说是有杀父之仇,怎地还会在其麾下任职?

同样的,袁术又怎会对一个敌人的儿子毫无怀疑,这般信重呢?

“正是,俺当时听到这话也大为诧异,便猜测那陆绩乃是狼心狗肺之徒,贪图荣华富贵,竟然将杀父之仇抛诸脑后。”王熊道:“那沉殊却说不然,其实以他所观,陆绩此人颇肖乃父。”

“颇肖乃父?”

这些世家人说话总是半遮半掩,但如今的王政亦非政治小白,同样一点就透:“意思是说这陆绩也是一个义烈之人,如今为袁术效力,不过是隐忍罢了?”

“俺也觉得有此可能。”王熊道:“本当如此,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怎会有人当真愿意为仇敌效力?”

说到这里,他挠了挠头道:“不过将军,俺前日与此人见面时,却是一点没看出什么端倪,反觉得这厮对袁术忠心的很,吓的俺连出言试探都有些不敢。”

若是连你这样初见面的都能看出他心怀异志,那袁术又岂会容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