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美女惹的祸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4580 字 2022-11-15

不过四大名门中的太原王氏没落得相当厉害,已经处于五姓七宗之末,论及家族实力,远远不如不在五姓七宗中的弘农杨氏、闻喜裴氏;当然了,这所谓的没落只是相对于顶级世家门阀而言,太原王氏在其他世家门阀眼中,依旧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顶级门阀。

但太原王家子弟却因为家族的没落变得低调了许多,而且也能放低姿态,多结交一些他们曾经瞧不起的关陇贵族,籍以巩固王家地位、发展王家外围势力。

正是因此,所以太原王氏不但让嫡系子弟王裕娶了“陇西李氏旁支”李炳之女为妻,还把一个嫡系女反过来嫁给了唐国公世子李建成为妻(注1)。

王仁表见杨集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神态悠然,置身于众多世家子弟之间,却潇洒自如、旁若无人的和萧颖闲聊,料想这是某个世家大族的子弟,便想结交一番。

至于萧颖,虽然美得令人窒息,可是对于处处以家族为重、且在美人堆中长大的王仁寿来说,却也只是惊艳而已,心中并没有夺为己有的念头。

“兄台想必是有所误会!”杨集又不是疯狗,且对方彬彬有礼,自然不会上去就打,他笑着介绍道:“这是在下未婚妻,岂有坑害之心?”

“原来如此,却是小可冒昧了,还望兄台海涵。”王仁寿见杨集回应了,便微笑拱手道:“在下太原王仁寿,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杨集见人家彬彬有礼地攀谈,也放下酒杯和酒壶,起身还礼道:“在下杨文会,尊姓大名实不敢当。”

王仁寿一听杨集自称姓杨,心中便是一动:“莫非是弘农杨氏子弟?”但是杨集不说门第,他也不好确认。

照理说,凡是家有郡望的人都会在自己名字之前加上门第,倒不是世家子弟喜欢四处炫耀,而是他们对家族传承尊重,并引以为荣,道理就跟出国旅游说的“i a ese”是一样的。如果某某人说“家父乃是某某尚书侍郎大将军,敢问兄台大名”,那才是被人们鄙夷、唾弃的炫耀。

王仁寿想了想,索性再度拱手询问:“莫非杨兄乃是弘农杨氏高门子弟?”

“在下乃是大兴杨氏子弟。”虽然杨忠和杨坚都宣称自己是弘农杨氏旁支,但世家门阀都知道是自附的,表面不敢说什么,心中却是无比的鄙夷;所以心中有数的杨集和杨广等兄弟,都不太好意思以“弘农杨氏子弟”自居。(注2)

“久仰久仰!”

王仁表本以为杨集是某个世家门阀的子弟,却不料是什么名不经传、多如牛毛的“大兴杨氏”,心中自然是大失所望,于是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地说了几句客套话,便拱手告辞了。

其风度礼节让人无法挑剔,不过杨集和萧颖都能看出王仁表在听到“大兴杨氏”时,所表现出来的尴尬之色,不由得暗自好笑。

萧颖将剩下的酒浆喝了,绝美的脸蛋艳霞染腮,红润得几欲渗出水来,美艳不可方物,分外可爱诱人,她娇憨的低声道:“郎君,我觉得大兴杨氏反过来就是杨氏大兴,这比比弘农杨氏好听、吉利得多,而且还充满一股豪迈的气势。”

杨集笑着说道:“等成亲了,咱们努力造出一个大兴杨氏。”

萧颖的脸色更红了,她咬了咬唇,脉脉的垂下了头,勇敢的低声道:“为心爱的人生儿育女,乃是为妻之道。”

“好希望今天就成亲。”杨集笑着说道。

萧颖心绪大乱,窘迫得无以复加,粉嫩肌肤的晕酡又深了几分,脸烧似火,又羞又期盼之下,只好回避道:“不说这些啦,咱们喝酒吧。”

“行!”杨集又为两人倒了酒,一起慢慢的品尝起来。

而另一边,王仁寿已经把杨集的身份悄悄的说了一遍,众人便纷纷向杨集和萧颖这边打量了起来。

此时的萧颖酒晕娇颜、份外妖娆,展现出来的甜美、香艳、妩媚,莫不令人怦然心动。

而那些世家子弟在杨集他们到来之前已经喝了不少酒,葡萄酒的后劲也开始发作了,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像王仁寿有定力,并且抵御得了萧颖的美色,而且王仁寿有君子风度,并没有专门提及人家女眷,是以大家并不知杨集和萧颖的关系,误以为杨集是上不得台面寒门子弟,其中有几人耳语一番,便纷纷站起身,向杨集和萧颖走来。

“杨兄请了!”

几人满面春风地向杨集打招呼,杨集正在欣赏萧颖前所未有的美态,如今被人打断,有些不高兴的皱眉了起来。可是这几个酒壮色胆的人却视若不见,纷纷自报家门了起来,一名俊秀的少年拱手道:“太原王思春!”

杨集看了此人一眼,见他色眯眯的用眼色瞅着萧颖,心道:“这人名叫王思春,倒是恰如其分。”

又有一个容颜俊美年轻人拱手道:“荥阳郑元珣!”

“博陵崔浩!”

“清河崔顾!”

等他们介绍完毕,又有几个年岁不一、身材魁梧、长相相似四兄弟一起拱手道:“范阳卢明月、卢明亮、卢明星、卢明辰。”

一帮人这么上来,气氛就变了,虽然他们的微笑、气度无懈可击,可终究城府不深的年轻人,那高傲和挑衅的意味虽然藏得比较深,可是有两世阅历的杨集还是能够感觉了出来。

他本来是懒得把时间浪费在没完没了闲扯,才没有说他是杨集,而是报了自己的字,没想到这帮人听说自己不是什么大人物,便本性毕露了。

不过既知对方不怀好意,连还礼都免了,他放下酒杯,将麒麟剑横在膝上,作好随时打人的准备,口中淡淡地问道:“你们想怎样?”

王思春拱手道:“今日大家同赴公主寿宴,又托公主之福,得以在此相遇,也算是一场难得的缘份。我看杨兄温文尔雅、书香气息斐然,不若取芙蓉园一情、一景、一物为题,作诗文以记之,杨兄以为如何?”

“你们山东士族了诗文经学传世,而我们关陇门阀却重军武,一文一武根本没有可比性,你们要跟我比诗文,就跟我邀请你们比武一般。”杨集淡淡的说道:“你们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而仁义道德、谦让有礼素来是你们这些名门望族的传统美德,想必丢祖宗颜面的卑鄙无耻之事,你们是不屑为之;所以,诸位肯定不会拒绝在下以武会友之邀,否则就说明诸位仁义道德、谦让有礼的家风是欺骗世人的虚假面具。”

……………………………………

注1:一些史料说李建成原配妻子是太原王氏之女,当李渊在晋阳起兵时,身在大兴的李王氏和子女被卫玄、阴世师、骨仪杀了,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借机得以逃脱,一同出逃的还有抛弃平阳公主的柴绍。郑观音则是李建成的续弦之妻。

这个推论十分可信,毕竟晋阳起兵时,李建成虚岁二十七,而郑观音虚岁十六,两人的年纪足足相差了十一岁;以古人早婚早育、早栽树早乘凉的观念来看,作为唐国公世子的李建成几乎不可能晚婚,就算他二十五结婚,郑观音也才十四岁,这又和被杀的几个子女对不上,所以原配是郑观音的可能性很低很低。而李建成娶表姐妹为妻,这与亲上加亲的观念十分吻合。

注2:关于杨坚、李渊血统之说,史学家陈寅格先生就有详细推论——宇文泰为了推行关中本位制,严令将臣把祖籍归入关陇,关陇集团由此产生;也是在此时,杨坚之父杨忠自附弘农杨氏、李渊之祖李虎自附陇西李氏……而各大世家门阀,见到一个个位高权重的大将、大臣自己送上门来,岂有不认、不接纳之理?

——————

求订阅、月票、推荐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