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这就是你求人的态度?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199 字 7个月前

杨集虽然明确拒绝了,可他实际又好心好意的点拨了一番。如果从功利的角度上说,不管怎么算、怎么说,杨集都不欠杨家人。

然而不久前,男的刚被男的打发走了,这会儿,竟然换个女的来,难道真当她是人傻好骗不成?

郑氏似乎没有意识到大家古怪的目光,她径自说道:“前些时候,我回了一趟娘家,正好碰到侄儿郑善愿夫妇。”

郑氏上个月回娘家,“恰好”遇到郑善愿夫妇两口子吵架,郑善愿的娘子“背着”郑氏骂自己的丈夫没有出息,说他一个大男人呆在家里不做事之类的,郑善愿见到了自己的姑姑,倒是没说什么,可他的娘子却求上了郑氏。

郑氏也不好推辞,答应让杨玄感给侄子谋个差事,然而杨玄感一听是郑善愿,便死活不同意,不仅是杨玄感不答应,连郑氏的姑姑兼婆婆也不同意。

理由是郑善愿当太学博士,因主张“禁书令”,却在朝堂之上辩不过杨集,这也就罢了,关键是猪队友张瑾却出言威胁杨坚,说是“各州各县频频传来小股贼寇作乱消息,如果不禁书,怕是天下大乱”。

这句话,彻底把杨坚惹火了。

杨坚非但罢了张瑾、崔仲方、郑善愿等人的官,还摆出再打一场内战的架势;一下子,谁也不敢再提焚书、禁书之事。后来张瑾、崔仲方又复职了,可是郑善愿作为“禁书令”的倡议人,却被杨坚判了个“三代不许为官”。

对于父亲定下的这个大罪,杨广肯定是不会取消,杨玄感和母亲鉴于杨家处境不太妙,而杨玄感又刚好在倭国使臣一事上,惹火了杨广,又怎么可能继续得罪杨广?

不过老夫人心向娘家成了习惯和自然,觉得郑家儿郎三代都不能为官,着实不好,于是让郑氏到王府活动活动,看杨集能不能说说个情。

听郑氏这么一说,殿中女子更觉得不可思议了:郑氏千里迢迢来张掖,如果是为了杨家事,还好说;可她竟是为了娘家人,这也实在不将杨家当家了!

萧颖倒是知道郑氏姑侄都是这样子,杨素在世时,她们还有顾虑,可杨素不在之后,她们帮起荥阳郑氏来,那就有恃无恐了,而杨玄感之所以里外不是人,就是因为治不了十分过分的母亲和娘子,如此一来,杨家其他支系,对杨玄感自然不满了。

本想不作理会,可这么多人都在看着、等着,萧颖也只好顺势问了句:“夫人,但不知郑家夫妇如何?”

“唉!还不是因为当年禁书令一案么?”郑氏叹了口气,说道:“善愿当初也是为了大隋好,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误会,但是崔仲方和威胁先帝的张瑾后来都被启用了,善愿好像是因为开罪大王的缘故,至今尤是不能入仕。”

随着郑氏最后这句话出口,殿中气氛就在这刹那之间,变得紧张了起来。

萧颖心下冷然:这就是你求人的态度?

()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