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叔侄夜话

大隋主沉浮 碧海思云 2313 字 7个月前

杨集笑了笑,不再说话,其实杨暕这种特殊的癖好在这年代真不算什么;只要杨暕不抢、不再祸害大隋百姓,他无所谓的。而且听说这家伙变好了不少,现在天天沉迷于研究庄稼;要是当真研究出产能高的新的农作物物种,大隋那就有福了。

喝了一口茶,杨集随口问道:“大隋皇家图书馆运转得如何了?”

为了让寒士都买到廉价书籍、纸张,杨集建议杨广在宗正寺下设大隋皇家图书馆,于各郡郡治设立房舍商铺,专卖凉州印刷厂印刷的各式书籍和低价纸张,其职能有些类似于后世新华书店。但是这个大隋皇家图书馆却直接听命于太子杨昭。

这个连锁书店的名字是“大隋皇家图书馆”,虽然好名声也被“皇家”捞走了一大半,但是对于杨昭来说,只要经营好了,仍然是个捞取功绩政绩、博取好名声的美差。

杨昭虽然比较繁忙,可是连锁天下的大隋皇家图书馆从立意到运转方案,皆是杨集一手包办,甚至连书籍都送到了大兴城;结果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却一股脑的塞给了他,这可是天大的人情呢。

杨昭放下茶杯,神情轻松的说道:“除了王叔主政的凉州以外,另外十三个州的州府和人品稠密的上郡郡治,都有大隋皇家图书馆了,下一步,我打算再向中郡普及。”

杨集又问道:“效果和反响如何?”

“效果和反响出乎预料的好!”杨昭笑着说道:“世家门阀固然视廉价书籍和科举为洪水猛兽,恨不得烧掉各地图书馆,但是廉价书籍和纸张广受寒士欢迎、青睐,所以他们想抵制却也不敢抵制,不然就落打压寒门学子读书进学、阻碍孔孟之道普及天下的恶名。要是他们没了好名声,那还算什么世家门阀?所以哪怕家家户户心里恨得直咬牙,却也不敢在图书馆这方面搞什么阴谋诡计。”

杨集却没有杨昭这么乐观,提醒道:“世家门阀能够传承近千年,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人,他们家大业大的,既有英明睿智者、才智平庸者,也有心狠手辣亦有之,你还是要当心一些为妙。”

“若是在以前,也许我不会和世家门阀作对,但世家门阀野心勃勃,一个二个都要推翻大隋王朝、建立新的王朝;既然已经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那我还有什么好顾忌的?”杨昭哂笑一声,接着说道:“正所谓无欲则刚,我对他们不抱期望了,他们有什么手段、尽管拿出来好了!除非他们动用死士将我刺杀,否则,会把图书馆一直干下去。”

现在的皇族子弟都明白皇族和世家门阀的矛盾不可调和,不管是号称是军武世家的关陇贵族也好、还是诗书传家的士族也罢,都很厌恶隋朝、厌恶皇族,大家为了应对这些强大的敌人,都默默地团结在杨广麾下;便是杨暕这个愣头青明白皇族的处境以后,也“痛改前非”,不仅不再出去为非作歹,还把齐王府的败类一扫而空。

可以说,皇族在天下世家门阀的包围之下,达到了前未有的团结。

杨集沉吟了一下,又向杨昭说道:“这次北巡,圣人任命你监国,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北巡大军共计三十三万人,其中有十万骁果军、二十万整改后的新京兵、三万凉州军。这支大军北上之后,洛阳和大兴各有十万新京兵,以及杨昭的三万东宫卫率。而这剩下的二十多万大军,既是镇守两京的军队,同时也是北巡大军的援军,一旦北方发生大战,杨广搞不好会把这二十万大军也拉到北方去。

到时候,负责监国的杨昭不但要守着兵力空虚的两大京城,还要负责为大军提供粮草。所以杨集才说他肩上的任务不轻。不过好在杨广留下杨雄坐镇洛阳、杨达和段文振协助杨昭处理军政大事,即便发生大战,杨昭倒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这就是我最为担心的地方,我不担心外敌,我担心的是内贼。”杨昭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他叹息一声,苦笑着向杨集说道:“关陇贵族之野心,路人皆之,然而我以前没有直面他们的时候,尤不觉得如何。在我留守关中这些年,才理解阿耶为何急着迁都洛阳了;这关中哪是什么西京啊,简直就是群狼环伺的龙潭虎穴,稍一不慎,就有粉身碎骨的危险。”

杨暕皱眉道:“有这么夸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