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勤王”作战的完善

逆天换明 样样稀松 2138 字 2022-11-15

现在,扩大细分后的兵工厂,如果集中力量的话,每天改造一百多枝火枪,并不算困难。

如果是打造火枪的话,借助于钻头等工具的升级,每天也能达到三十余枝的数量。

这还是在其它武器、弹药的生产不停,只是削减部分产量的情况下的生产速度。如果全力用于改造或打造,数量还会有所增加。

但这也是目前的极限,总人口不能增加的话,军、工、农的比例也不能再做大的调整和改变。

毕竟,打仗的,生产制造的,种植农耕的,哪样都不可或缺,必须有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良好发展。

对于郭大靖的顺口恭维,毛文龙只是轻摇了下头,便翻开作战计划,开始与郭大靖继续商议。

既然是可能的行动方案,毛文龙尽管还倾向于稳妥的作战,但还是殚精竭虑地对计划进行了完善。

能不能用上要看实际形势的发展,可没有准备却是短视的。既然郭大靖有办法解决计划中的困难,毛文龙也就不再有太多的担心。

同时,毛文龙也赞同郭大靖的观点。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一是要削弱敌人,二则是自身的发展壮大。

此消彼涨,就象翘翘板。“勤王”作战的宗旨就是削弱敌人,不使建虏获得人口钱财物资,在大饥荒中衰落。

“火枪火炮的威力,本帅已经见识过。如果按照你估算的生产和购买的速度,到明年年中,就能达到七八成的装备率。”

毛文龙的手在地图上划了一下,说道:“这样的话,两万人马就差不多能守住金州。东江镇就能抽出你所需的三万兵力,展开‘勤王’作战。”

勤王行动的前提条件是建虏绕道入关,既然如此,留守的建虏就基本丧失了主动进攻金州的能力。

所以,毛文龙才认为两万人马足够。而按照扩军的计划,每协应是一万两千,再加上骑兵,基本上超过五万是没有问题的。

郭大靖用力点了点头,颇有信心地说道:“大帅,您还停留在年初的印象。待隆冬建虏再来进攻,末将让您见识更加凶狠猛烈的防御反击。两万人马,足以抵挡建虏倾巢之师。”

“那本帅就拭目以待。”毛文龙笑着说道:“虽然你总有些奇思妙想,比如这‘勤王’作战,但本帅知道,你不是鲁莽冒失的性子。”

郭大靖对此无异议,说道:“末将确实不喜欢冒险,很少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毛文龙捋着胡须,缓缓说道:“长途远征,粮草物资最是重要。当然,不是在敌区,沿途村镇会得到此补给。剩下的就是火炮和弹药了,如果全部随军携带的话,恐怕会成为很重的负担。”

郭大靖胸有成竹地说道:“末将会提前安排,将部分武器进行拆解,以商货的名义秘密屯于目标地不远的城镇仓库。至于弹药,也会加以伪装,以同样的方式屯储。”

“还有一种新武器,名为火箭,轻便灵活,末将也准备在‘勤王’行动中使用。建虏绕道入关,应该是轻骑疾进,缺乏器械。末将也不准备携带太多的重武器,火枪和火箭就基本上差不多。再随军携带部分轻型佛朗机……”

毛文龙呵呵笑着,说道:“你已经想得很周到,本帅的补充也都写了进去。‘勤王’计划便由你来安排布置,等待时机再行动吧!”

时机,这是最关键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毛文龙多次作出了建虏可能绕道入关的预判,但这种可能能否变成现实,他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但郭大靖的行动依据,他是赞同的。根据情报,建虏的粮草物资匮乏,并且并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

如果建虏今冬大举来犯,却不能达到目的的话,粮草物资的大量消耗,势必加重建虏的困难境况。

大饥荒啊,发生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挫败建虏的进攻,会加快这一进程。

“现下,全力备战是第一要务。”毛文龙把担子交给郭大靖后,又说起了郭大靖要在明年反守为攻的计划,“明天春暖花开后,你要进攻镇江,有几分成算?”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建虏还是目前的布防,末将有七八成的把握,攻破镇江,全歼守城的建虏。”

7017k